笔趣阁

风云小说>罗伯特·麦基虚构艺术三部曲 epub > PART ONE 对白的艺术(第7页)

PART ONE 对白的艺术(第7页)

性格真相如字面意义,是指角色的深刻心理和道德层面,当角色面临生活中被逼到角落,或被迫做选择和采取行动时,其真实面就显现出来。选择的原理对所有虚构和非虚构的故事而言,都是基础:角色的真正自我,只能在追逐欲望中做充满危险的抉择行动时,才能被表达出来。

角色塑造则说明角色的整体外表,也就是所有表面特质和行为的总和。它有三个功能:吸引人,说服人,个性化。

1。吸引人:读者观众知道角色的外表不是他的真实内在,他的角色塑造只是个假面(persona),如面具般悬在世界和性格真相

之间。当读者观众碰到独一无二的性格时,他们会听听角色说的话,自然地猜想:“她好像是这样的人?但她真正是什么样的人呢?诚实还是会撒谎?有爱心还是无情?聪明还是愚笨?冷静还是冲动?强悍还是羸弱?好还是坏?在她吸引人的角色背后,真正的核心认同是什么?真正的角色性格如何?”

观众读者的好奇心被勾起之后,故事就成了一连串令人惊讶的信息揭露,逐一回答问题。

2。说服人。一个有想象力、设计得好的角色塑造集合了能力(心理与生理)和行为(情感与话语),促使读者观众相信虚构的角色为真。大诗人柯勒律治[45]在两百年前就说了,读者观众明知角色为假,也知道要把自己卷入故事,必得暂时相信。更准确地说,他们得暂时“自动放弃疑虑,接受角色的行为”。

如果你的读者观众想着“她说的我一句也不信”是因为他们觉得你的角色在撒谎,那也可能是另一种性格真相的揭露。但如果他们不信角色或任何他的对白,那么你就应该重写了。

3。个性化:一个具想象力、研究扎实的角色塑造会创造出一个生理、教养、体能、心智、情感、教育、经验、价值观、口味以及所有文化影响都全部独特的结合体,赋予角色个性。贯穿在生活、职业、关系、性、健康、幸福等诸方面的行

为集合会让她拥有独特品格。

而最重要的特质是:说话。她说话的方式与我们认识的人都不一样,她的语言风格不仅与其他人不同,而且如果写作技巧足够高妙,也会和所有虚构角色不一样。近来的例子是伍迪·艾伦《蓝色茉莉》[46]中凯特·布兰切特所扮演的角色。(塑造角色的对白,容我们在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中讨论。)

◎动作

对白的第三种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即让角色有动作的可能性。

故事包含了三种动作:心理的、身体的、言语的。

心理的动作:话语和影像组成了思想,但思想不足以成为心理动作,除非它造成角色之改变——态度、信仰、期待、理解等方面的改变。一个心理动作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转换成外在行为,但即使它停留在秘密和未表达的层面,角色经过心理动作也会变了一个人。角色心理动作之改变推动了很多现代的故事讲述。

身体的动作:身体动作有两个基本面,即姿势和任务。

姿势指的是身体语言的各种变化,面部表情、手的动作、姿态、触觉、空间、关系、发音、动能等,这些行为要么修正所说的话,要么替代语言,表达出话语所不能者。

任务指的是做好什么事的行为:工作、游玩、旅行、睡觉、做爱、白日梦、阅读、欣赏日落等等,这些都不需要说话。

言语的动作:小说家伊丽莎白·鲍恩定义过

“对白就是角色互动”。

就外在行为层面,角色的对白风格混与其他特质创造出角色塑造的表面;但在内里的性格真相层面,他所采取的行动显露了他的人性或人性之缺乏。尤有甚者,压力越大(输赢所冒的风险越大),其动作就越能告诉我们他的真实性格。

角色所说的话,仅在他台词下所采取的行动就特定时刻和特定角色而言真实时,才会感动读者观众。所以写对白时,问问自己:我的角色在此情况下要什么?什么动作会使他努力达到他所要的?他会说什么话来执行动作?

说出来的话暗示了一个角色的所思所感;话语下的动作则代表了角色的本真面目。要发掘角色的内在生命,需找出潜文本的动作,并以动名词短语标示。下面是四段前言中的引用,细看每个角色的潜文本动作,用一个动名词标注。之后我们比较你跟我的诠释。

“明天,明天,再一个明天。

一天接着一天的蹑步前进,

直到最后一秒的时间;

我们所有的明天,

不过替傻子们,

照亮了到死亡土壤中去的路。”

——麦克白,《麦克白》

“世界上有那么多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酒馆,而她却走进了我这间。”

——瑞克,《卡萨布兰卡》

“朝着你这只具毁灭性又不屈服的鲸鱼我撒网

与你奋战至最后一刻

拼死刺你一刀

恨得向你吐最后一口气”

——阿哈,《白鲸记

“并不是那有什么不对。”

——宋飞,《宋飞正传》

这四段对白都显示了厌恶。但麦克白、瑞克、阿哈和宋飞都以截然不同的语言模式表达了他们的鄙夷,显现他们的性格南辕北辙(以对白风格了解角色塑造会是本书第三部分的重点)。

我觉得四段台词下的深沉性格暗示了如下潜文本动作:麦克白——谴责存在本身;瑞克——悼念失去的爱;阿哈——责怪上帝的力量;宋飞——嘲弄“保护愚昧行为不致被讽”的政治正确。你可能跟我诠释得不同(没啥不好),但这个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表明说话这个行为和采取行动这两事之不同。

第四部分我们会再深入探讨七场戏,一个节拍一个节拍地剖析细节,分离其表面语言与内心行动,追寻这些动态因素如何驱动他们的话语,围绕转折点构建场景弧线。

CHAPTER03

表达Ⅰ:内容

《皆大欢喜》第二幕,第七场

贾克:(对大公爵说)大千世界是个舞台,男男女女不过戏子,登场退场,一生扮演几种角色。

贾克相信在人生舞台上,经年累月,每个人从小到大到死会演出好多角色。他从哲学、客观、长期、由外到内、公众等各种视角研究这种模式。但为了创作贾克的黑暗学说,莎士比亚(我猜)则由相反的视角切入——心理、主观、当下,由内往外,以及极度私密。

组合对白

时,把角色设计想象成三个同心球体会有帮助:三个球体互相叠加,一个在另一个里面——自我包含在另一个自我内,这另一个自我又包含在第三个自我里。这个三层的综合体使对白有思想和情感内容,又能形塑外在姿势和话语的表达。最内核搅拌着说不出口的,中层控制着没说出来的,外层则释放说出的话语。

◎说出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