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故事:过去事件促成未来事件
背景故事常被误解为一生的历史。角色的一生包括数不清的基因互动和经验累积。背景故事只是整体的子集——过去的某段,通常是秘密,作者用以在关键时刻揭露来推动故事至高潮。因为背景故事通常能比平铺直叙的行动招致更大的影响,所以常被保留为最重要的转折点,以下即是这种技巧的著名范例。
《灵欲春宵》
这个1962年由爱德华·阿尔比[38]创作的舞台剧中,乔治与玛莎这对中年夫妇忍受着充满冲突的婚姻。他俩在过去二十年抚养儿子吉姆的每一分钟里都吵个不休,在一个令人疲累、喧闹、酗酒、飙狠话,甚至出轨、在客人面前因为儿子互相咒骂的晚宴
之后,乔治转向玛莎说:
乔治:我有个小惊奇要告诉你,宝贝,有关我们的儿子吉姆。
玛莎:别了,乔治。
乔治:要的……甜心,恐怕我得告诉你坏消息,对我俩的,当然,很坏的消息。
玛莎:(害怕而怀疑)是什么?
乔治:(噢,耐心地)嗯,玛莎,当你不在房间的时候,门铃响了,嗯,很难告诉你,玛莎……
玛莎(怪异的喉音):说吧!
乔治:那……是……是西方教会的七十岁的老小子。
玛莎:(关心)疯子比利?
乔治:是的!玛莎,没错,疯子比利,他带来一份电报,给我们的,我得告诉你。
玛莎(声音仿佛从远处来):他们为什么不打电话?为什么要送来?为什么不打电话?
乔治:有些电报只能送来,玛莎,有些电报不能用电话说。
玛莎:(起来)你是什么意思?
乔治:玛莎……我说不出口……(大口叹气)唉,玛莎……恐怕我们的孩子不会回家过生日了。
玛莎:他当然要回来。
乔治:不,玛莎。
玛莎:当然他要回来,我就说他要回来。
乔治:他,回不来。
玛莎:他要回来,我说的。
乔治:玛莎……(长顿)……我们的儿子……死了。(沉默)他下午……死了(小声哽咽)……在乡间小道上,他的学习驾照放在口袋里,急转弯躲一只刺猬,撞向了……
玛莎:(愤怒地)你别说了!
乔治:一棵大树。
玛莎:你别
说了。
乔治:(安静冰冷地)我想你该知道。
玛莎:(愤怒地颤抖,伤痛)不,不,不,你不能说,你不能决定,我不允许!
乔治:我们中午得去,我想……
玛莎:我不会让你这么做的。
乔治:因为我们得去指认,当然,安排后事……
玛莎:(跳向他,无力)你不准去!我不准你去!
乔治:你好像不了解,玛莎,我什么也没做,振作起来,我们的儿子死了,你可不可以搞清楚。
玛莎:你不可以这么做!
乔治:听清楚,玛莎,听好!我们收到电报,出了车祸,他死了,唉!就那样!这个消息可好?
玛莎:(从咆哮变成呻吟)不……(病态地)不,不,他没死,他没死。
乔治:他死了。主啊,请垂怜。请垂怜。请垂怜。
玛莎:不可以,你不能这么做。
乔治:对,玛莎,我不是神,不能主宰生死,对吧?
玛莎:你不能杀他!不能让他死!
乔治:有电报哪,玛莎。
玛莎:(起来对着他)给我看,给我看电报!
乔治:(长时停顿,然后,一正脸色)我吞掉了。
玛莎:(停顿,然后无法置信,歇斯底里地)你说什么?
乔治:(几乎停不下大笑)我……吞……啦!(玛莎瞪着他好久,然后朝他脸上吐口水)瞧你的,玛莎。
《灵欲春宵》的高潮揭露了乔治与玛莎的背景故事秘密:吉姆,他俩的儿子,是虚构的。他们编造这个孩子来填补
空虚的婚姻。使用背景故事进行转折是最有力的解说技巧。
○直接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