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不过只是一个给自己建立大功的诱饵罢了,真正的主角是他。是蔡氏!
想到这里,他不由对自己的决定非常自得。事实上,不管是荆越还是侧良,又或是其余世家的劝,刘表都只能是犹豫而狠不下心来,如果不是自己出面,也就没有荆州如今重要的地位,也没有荆州如此意气风!
刘表不过只是荆州的名义上的主人,掌握的权利也不过只有一半而已,事实上,如果没有他们这些大家族的支持,刘表在荆州只会是寸步难行。
虽然,如今的蔡氏是和刘表绑在一起了。那么他自然也要考虑如何能够让蔡氏变得更加强大。
或许,有一天,他可以学习一下卫宁,如何夺取杨氏的根基?
是的,手上握有兵权,这才是最重要的!而这才是起步而毛!
“张允!接下来,指挥兵马上岸就交给你了!”蔡瑁缓缓的从船头转身走上甲板,拍了拍身后那个一脸笑容的家伙,这是他的心腹,却也算是个勉强能干的家伙吧。
当然,蔡瑁并不知道,在他自以为是他大展宏图的土地上,或许并不是一道道功勋,而是死亡的坟墓。
“将军!江东军果然从这里渡河了!要不要下令,让全军半渡而击?”蔡瑁没有想到,河东军并没有因为荆州的参战就陷入了慌乱,豫南空虚的确不假,可是,当太史慈坐镇统领这里的一万兵马后,却也不是他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武将能够轻易撒野的地方。
张颌如今还在商丘和孙坚对峙。比起蔡瑁来,那个猛虎一样的家伙才是河东的心腹之患。不管是卫宁,还是太史慈本人,都认为。一万兵马要击败这样一个酒囊饭袋,都算多的了!
就算是在宛城的文聘,在河东看来,重要性都是远远要过蔡瑁这支所谓的讨伐军!读好书尽行询书晒防o胁姗
事实上,当太史慈抵达汝南后,他并没有选择意味的防守,等待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的荆州军,他出人意料的反而是领兵出击,从汝南南下,直接向着准河靠近。
蔡瑁不会想到,本来就空虚无比的豫南,竟然还会做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胆量,他也根本没有丝毫掩饰的痕迹,自从从江夏北上后,也是直接向着淮河而去。
不过,蔡瑁天生似乎就不是什么领兵的料子,当文聘已经将宛城夺取,当河东已经派遣了马即将抵达宛城反攻的时候,他竟然都迟迟没有抵达淮河南岸。兵贵神完全在他身上找到半分影子。
而等太史慈从汝南南下后,一路上撒出去无数探马,他得到的消息也让他膛目结舌,要知道。在河东他就得到了情报,只道有一支荆州兵从江夏北上,意图突袭豫南,他主动出击,便正是为了截杀这支部队。
可是现在,那支荆州军竟然连个影子都没有看到,却让他有害怕了。蔡瑁毕竟是荆州席大将,太史慈和孙坚战过,和曹战过,和吕布战过,在河东见识的也是一等一的能将。荆州盛名在外,又有黄忠这样的猛人,在他看来。蔡瑁能够跻身荆州第一,那么能力就算差,恐怕也有那么本事吧。
太史慈最担忧的就是蔡瑁会不会神不知鬼不觉的绕过了淮河,直接突袭汝南而去。
假如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便是犯下了弥天大错。
想到这个可能,他都不禁惊的后背都是冷汗。
可是,正当他犹豫是否退兵的时候,一个让他哭笑不得消息从淮河之南送来,终于让他放弃了回兵的打算。
这么多天过去了,没想到那所谓的荆州两万强军,竟然才刚刚抵达平春!
太史慈仔细算了算,过去了近七八天的时间,从对方偷袭宛城的度来看,起码也是早就应该准备好了的。而且,在中牟时候的情报也分明清楚了,蔡瑁的那支部队只不过比文骋晚出不过两天的时间!
文骋从樊城到宛城,蔡瑁从江夏到平春,单单就是直线距离来,是相差仿佛的,可是文骋那一路并不好走,毕竟是夺过河东的耳目,可是蔡瑁从江夏出来,一路北上都是平川,没有理由会比文骋还慢。
而事实上就是,文聘从出兵到夺取宛城,所用时间,不过只是五天。奇袭的概念在文骋手上凸显的淋漓尽致,甚至让张济都还没能够反应过来就已经被赶了出城。
蔡瑁呢?竟然到了现在,他太史慈都先一步从中牟赶来了淮时彼岸!
太史慈自动便将蔡瑁划入了庸才的行列,不由对刘表嗤之以鼻,如果荆州都是这样的大将,自会是自取灭亡!
蔡瑁的愚蠢还不止太史慈所想的那样。这个家伙不单单在作战初期就拖拖拉拉,而一路上竟然还大张旗鼓。仿佛怕别人不知道他蔡大人出征一般,四处宣扬。
他的渡河地也很快为探子所查获,于是,太史慈便让一万大军早就等候在这里守株待兔。
显然,这支荆州军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蠢。在耽误了这么长的时间。完全没有考虑他河东军应对的可能。
或许,在他们看来,孙曹那边似乎已经牵扯了河东的精力,而宛城的丢失也将会让河东焦头烂额,绝对不会在有力量对他的行军造成威胁吧?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蔡瑁看来,河东军自然是不可能有太多的兵力会屯放到豫南的,而且他一直都把文聘当做一个引诱,他还洋洋自得的放缓行军,想要让文聘尽可能的吸引河东更多的注意力,却不知道从他带兵出江夏开始,河东就没有放弃对他这支兵马的关注。
而且他认为,就算河东军不放心豫南,豫南的守军也只会龟缩到汝南城平,但是在自己的三万大军面前。这些挣扎又算得了什么?
或许从网开始他还有心翼翼,可是当他听到文聘已经夺取了宛城之后,便连隐藏都懒得做了,索性大张旗鼓的开进。甚至连渡河的地都没有刻意隐藏,如此,才让太史慈轻而易举的了解到他的动静。
太史慈不知道是觉得好笑还是什么,的确河东是没有什么余力再派遣兵马南下支援了,倘若是文聘亲自来的话,或许他还会慎重对待,可是如同蔡瑁这样的家伙。来再多。又何明之有?
通过文聘的行军作战来看,宛城的突袭是非常完美的,事实上。黄忠也曾盛赞过此人,太史慈不认为黄忠会因为故乡的原因而对对方过多的偏爱,所以,太史慈自然也就留意上心了。
可是,荆州显然只有一个文聘,或许还有更多杰出的大将,不过有蔡瑁这样尸位素餐的家伙在上面。也是永远出不了头的。或许这是河东的幸运,可同样也是荆州的悲哀。
只是作为敌人的立场来看,太史慈觉得荆州还是就这样下去的好。
此时此刻,荆州军已经靠近了河岸,大批的兵马从船上涌了出来,身边已经有人建议立刻动突袭。可是太史慈还是选择了等。
荆州军同样擅长水战,半渡而击固然可以给他们不的伤亡,可是他觉得,这种伤亡还不值得给蔡瑁这样一个白痴教,而依照他的德行,上岸之后也绝对不会迅整顿军型,那么自己的等待将会换来更大的战果。
而自己的优势也就在于隐蔽,一旦动突袭,那便是要斩获更大的。
那一双如同猎豹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外面,太史慈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地方,竟然完全是给他设伏的天然宝地,但是。现在对方已经半支脚踏入了绝路,他若是不笑纳,可对不起蔡瑁这些滑稽的表演了。
三千人,四千人,五千人,,当越来越多的兵马踏上岸的时候,对方不出太史慈的所料,竟然丝毫没有立刻结阵的打算,而人数越来越多。过于拥挤,将会形成短暂的混乱。
他等的,就是这个时刻!
“”一声厉喝,猛然叫起。埋伏许久的河东军仿佛猛兽一般。从四面八方扑将上去。
而他们的敌人,脸上还充满着茫然”,这将会是一场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