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收尾时
卫老爷一开始有些犯难,怎么用“昇阳语劝降”?
但是后来确定自己糊涂了:“朝贡国还是能听得懂爹国的话语。“
这个就好办了。直接撒下了传单,然后准备了大批的火腿饭团,青梅罐头,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压力。
9月25号下午围住,到26号凌晨六点带着四千俘虏撤离战场,总共就花了十五个小时。
进退如风,进攻如雷霆。
26号早上七点,神京的一号龙船上。
按照规则,西南将围歼战的报告也交了上去。卫铿这边通篇没有用报捷的词汇。但神京的接线员看完后,确定这是一场振奋人心的大胜。
刚刚躺下的总裁,看了一眼报告,睡意当场就消失了,快翻页,翻到了四千俘虏的情况时,他切实的确认战果。
一旁的卫官端来一杯茶,他一饮而尽后,看着整篇报告。
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安排,卫铿这边操作流畅的感觉,明显是要比东部水师的寸步不得行的顿挫感,以及新罗郡婆婆妈妈的进攻,要舒服的多。
要是神州各方战线来的都是卫铿这样的战报,他何至于这几天都睡不安稳?
但也因为:现在好消息只从卫铿这边传来,这让冠毅岩长吐了一口气后,无奈的苦笑。
作为中枢总官,最糟心的时候,莫过于明明是“良将”却不能用。
如果神州现在将东线的兵团分出三分之一给卫铿操作,现在中南半岛上的局势就大为改观了。在东海盘旋的昇阳舰队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贴岸压制。必须向南去支援。
他敲了敲桌子,让一旁书办起草一份“再接再厉”式样的嘉电。
卫铿这边注意力,在俘虏工作上。在预案中,医疗,食宿,都准备好了,剩下的就是卫铿战前认为难点“思想归化”
但实际上,这些昇阳的俘虏,属于已经被打的彻底驯服的那种。从长官到小兵,在俘虏营,自觉列队一路低眉顺眼的。遭遇大骂也毫不还口。
好吧,卫铿觉得这是错误的。至少自家的士兵这样泄是错误。
恃强凌弱固然能泄仇恨,讲对错,讲历史才能根绝仇恨。
话说在神州这个位面,昇阳的民众已经被闽化了。
也就是闽越的人过去行商带去了大量汉文化。本来就有交流的可能,现在打胜,按照日和族对强者的顺从性。。。
的顺从性,更是能接受一些的事情。
如今在游击队方面传来各项情报,卫铿注意到了另一点,游击队的骨干们似乎和神州西南人毫无分别,如果说昇阳是闽化,那么中南次大6上,则是被滇化、广越化。
战前卫铿一直做“外线作战”的准备!
但在这个位面的现实中,当昇阳打过来的时候,中南次大6的人对神州天军是“箪食壶浆”
中土数千年历史对外区域放射,带来的文化影响力不可谓不深厚,那么,能不能更进一步,变成“如鱼得水”!己方部队在这里是鱼,此地百姓为水。以水养鱼!那就能真的立于不败之地了。
所以现在,搞清楚,这个区域的百姓想要什么,别真的把自己当成王师,高高在上下不来了。
卫铿在桌面上写了十个字“都、邑、城、郭、关、郊、牧、野、林、垧”。这是商代,从中心到外围的命名,商王最后兵败之处,为都城外围“牧野”之处。
秦皇一统后,除了“都”具有“天子脚下,善之地”的好处。“关”前的概念,等级感觉都很弱了,薄弱了,但是“关”后面的概念,还是很浓厚的残留。例如主世界,在用词上还是要分“中”“外”的。
卫铿深吸了一口气,看着中南次大6区域确定道:“从融合度来看,这里已经不是野人了,那么如今既然一起‘尊王攘夷’了,那么就应该纳入本土。”
中南次大6,在此之前属于外围区域,在神州文明圈,比西域的地位还略外一点。
如果西域属于“关”,那么中南次大6应该为“郊”,几年前,西经联干掉了东部,同时入主了神京决策权。虽然还没让西京变成“都”,但是西域和高原的地位,就是“城”“郭”。
如果西经联能拿出足够的本土经营决心,将中南次大6,从“郊”拔到“关”,甚至“郭”级。与广闽黔并列。
那么本地的民心,士气!也一定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故,卫铿在此瞅了一下,孤悬海外的“昇阳”,用手指关节敲了敲本州岛:“对,尊王攘夷。”
旁白:尊王,尊的是王道,攘夷,攘的是‘畏威不怀德’
卫铿从军队和西经联调了了一批讲义官员,讲述了:
“敌人是谁?”
“精确划分敌人的意义”
“如何精确的划分敌人”
“错误的名义,错误的理由,起错误的战争”
“我方优待俘虏,转化昇阳士兵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