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清宫答应一 > 第八章 何先生(第1页)

第八章 何先生(第1页)

四当日那句“寡、妇门前是非多”,倒还真起了作用,这位福爷大半个月都没再登门,苏帘也是松了一口气,但愿事情就这么过去吧。d虽心中是如此自我安慰,苏帘到底意难平。汗血宝马的珍贵程度乎苏帘的想象,她现在实在后悔不跌。已经私底下筹谋着赶紧离开京畿,却现想要到外地躲一躲,一问王嫫,却现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这是封建时代,户籍制度牢牢地将人锁在土地上,若要离开本地去别地,必得去衙门取得通关路引,极为麻烦,且若如此办理,她的行踪必然为有心人所知,是躲不了的。不被户籍限制的,只有怀有功名的读书人,但是她现在身份是女子,想到得到功名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会儿,苏帘才感觉,自己纵然走出了紫禁城,却不过是从一个牢笼走向了另一个大一些的牢笼罢了。

如今,她也只能但愿不会引起那位的注意了。

康熙十六年八月,皇帝下旨,封钮祜禄氏为继后,佟氏为贵妃,庶妃纳喇氏为惠嫔、庶妃马佳氏为荣嫔、贵人郭络罗氏为宜嫔,庶妃董氏为端嫔、庶妃李氏为安嫔、庶妃王佳氏为敬嫔。皇后是满军旗,贵妃是汉军旗,六嫔则是满军旗汉军旗各居其半。

京畿时下都在议论此事,新后的兄弟也被封为承恩公,据说比佟氏的承恩公府更气派煊赫。但苏帘记得,当日的钮妃病势难掩,而历史上记载的这位康熙皇帝的第二任妻子皇后的宝座还没有捂热就崩了。贵妃佟氏今日落人一筹,日后自由她的命数。

苏帘忽的想,也不知道佟氏是否有被她连累的缘故,这念头一动,苏帘便摇头否定了。立钮祜禄氏,是政治的需要,哪怕没有她的失踪,佟氏也做不了继后。如今三藩之乱,到了反击致胜的紧要关头,新后虽是罪臣遏必隆之女,但是战场上不少钮祜禄氏一族的勇将,皇帝自然会暂时忽略掉遏必隆的罪过。

苏帘的日子平平淡淡地过着,日子也一天天转凉。她的心境也放轻松下来,看样子是她太小心了些,汗血宝马那人既已得到了,想必已然心满意足,便不会对她感兴趣了。

康熙十六年的秋天,从廊外的玉兰树枯黄了第一片叶子开始。

秋风习习,怀里的团子胖得滚圆,沉甸甸地,抱着已经很费劲了。苏帘抱着团子的手臂有些酸,看着外头的枯叶飘零,她突然有了一种客居异地的寂寞感。苏帘想到了前世的丈夫,想到了她那段短暂的婚姻,如流星一般,短暂却令人难忘。他是个很好的男人,可惜好人不长命

几十年过去了,只有他才是苏帘心中认可的丈夫,虽然记忆中的面孔已经模糊,但是那温润如玉的笑,却总是不由地浮现而紫禁城那位高高在上的存在,她只不过是这个躯壳、曾经的乌苏里氏的男人。苏帘可是连他长什么样子都不晓得呢,又如何会把他当自己的男人看待呢

只是,苏帘不由地想起前世玉川寺道广大师曾经给她批过命,说她是古典型的女人,一生都会对一个男人从一而终,前一世已经应验,今生她的确有些惴惴,若要对那个男人从一而终,苏帘怎么都有些不甘心的。

为这番“批命”,苏帘纠结了好一阵,后来桃源里盛极的仙桃花终于一夜之间如刹那芳华般落尽的时候,苏帘被转移了注意了。

木屋旁,满地深粉,如披了一层粉雪,团子他们几个在花瓣堆里欢喜地打着滚。

苏帘已经感受到花蜜对于养颜排毒的极佳功效,自然晓得仙桃树出品,都绝非凡物,便将几个松狮全都撵开,寻了把干净的扫帚,将花瓣如数收集起来,思忖着,要将花瓣晾干了,制成桃花粉、桃花胭脂、桃花茶什么的想必都不会差自是唯一遗憾的是桃花仙蜜是收集不到了。不过冰箱里已经有十大罐子了,她也该知足了。

当然了,比起这些,更叫苏帘日日关注的是,仙桃树到底能结出几个果子只是光花开花落便是六个月的时间,桃子的生长期之长只怕可以想而知了。

这一日乘着马车刚刚从城内出来,赶车的是四,她穿上男装,真真便是一个结实的小子了,可比苏帘扮男子真实多了。四性子也像野小子似的,不晓得她是什么时候学会了赶车,居然很是平稳的样子。

只是这个时代没有天气预报,早晨出来的时候,太阳很好、万里无云,没想到回程的时候居然阴云密布。不一会儿,便下起雨来,而是雨势愈大了,苏帘坐在马车里倒是无妨,只是她有些怜惜四这丫头,便叫她着地暂且避避雨。

远远只听得朗朗读书声,四笑着道“夫人前头是幼安书院,我弟弟就在哪儿读书呢咱们去哪儿避雨吧”

幼安书院,苏帘也曾经听王嫫提及,那是西山一带有名儿的书院呢,听说教书的那位何先生才学出众、人品过人,而且收的束也比较少,稍微殷实些的农家,都愿意把孩子送去读书。王嫫家里远不算富裕,只因在苏宅做仆役,赚了月钱,才送最小的儿子去读书。

说是书院,其实比农房好不了多少,有个看门房的瘸腿老头,倒是十分和气,引苏帘和四进去躲雨,只是这里就只有一个大通房的教室,瘸腿孙老头嘱咐她们不要出声打扰孩子们读书,就打开大通房的后边儿门,让她们坐在最后排的凳子上等雨停。

苏帘突然想起,上一世读大学的时候,睡过头迟到,便偷偷从后边儿门溜进教室,也是坐在最后排,多半不会被老师现,或者是现了,老师也懒得管束了。

这里读书的孩子,年岁都不大,六七岁到十一二岁,都是朴实的农家孩子,教书的先生看上起二十六七岁的样子,一身青色长袍,手握一卷千字文,他念一句,学生们跟着读一句。

这齐刷刷的朗朗书声,有些稚嫩的嗓音,像极了小学里那些乖乖孩子们。

何先生显然是现苏帘和四了,却并不做声,只依旧做着他的本职工作。他的声音极为儒雅清远,与孩子们的稚声,此起彼伏,丝毫不觉外头暴雨淋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想来便是如此吧。

先生的衣衫很破旧,右手的手肘处贴了块补丁,袖子也有些磨损了,可见是个贫寒之人。在后世师德沦丧的年代,这样于茅屋中教学却怡然自得的先生,叫苏帘不由生出几分敬仰。

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等到雨停,书院朗朗之声尚在继续,故而苏帘没有机会道一句谢,便走了。

上了热门文字推了,今天开始加更。晚上八点还会有一更。明天开始早八点、晚八点分别更新一次。onno求推荐求收藏g请牢记收藏,&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