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老頭子發什麼呆?!又老糊塗了是不是?還不快去看看小季知青在哪啊!」
哦對對!
王大旺今年也六十好幾了,反應確實慢半拍,想起正事的他趕忙跨出堂屋來到院子。
看著小院門外擠得滿滿當當的人,他大喊道:「小季知青在不在?有誰看見小季知青了?」
看熱鬧的人見村長出來,停下了七嘴八舌的議論聲,見他在找季懷安,知道他去向的立刻回應起來。
「小季知青我之前在打穀場看見。」
「對對,他在打穀場上工,現在已經下工了,沒過來。」
「回家了,我剛下工的時候看見他回家了。」
王大旺得到了答案,拿著旱菸杆在院門口敲了敲,高聲說:「行了行了,都擠在這像什麼話!累了一天,還不快回去吃飯?!走走走,趕緊回去!別耽誤明天的活計!趕緊的,別逼我罵人啊!」
桃花村大多村民都姓王,往上數都是一個祖宗。
他雖然被稱為村長,但其實是這裡的大隊長兼村書記,只不過大家叫順了嘴,一直改不過來罷了。
王大旺是個很有遠見的人,原先讀過幾年書,知道讀書認字的重要性。
在知青下鄉後,他就在村里開設了掃盲班,呼籲村裡的人都去學習,尤其是孩子跟小年輕。
掃盲班的老師也是從下鄉的知青里挑選,他選的都是那些幹不了活,但家世不錯的知青。
他們都是城裡享受慣的少爺小姐,吃不了下地的苦,又不靠公分養活。
大家各取所需,是以桃花村的知青和村民之間一直都還挺和諧。
公社開辦造紙廠後,提供了許多工人崗位,除了公社的人,最有希望的就是他們桃花村的村民。
因為離得近,還會認字寫字,桃花村有十幾個村民被造紙廠選上了。
造紙廠一年一年的擴招,到了現在,桃花村幾乎每戶人家都有一個人在廠里當工人。
因為王大旺的這份遠見,家家戶戶都感激他,因此他在村里非常有威望,說出的話沒人敢反駁,沒人敢不聽。
但凡有那麼一兩個刺頭跳出來,那回去可是要被全家拿鞋底抽的。
在王大旺的呵斥下,圍在門口的人再不情願,也只能慢慢散去,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他們來的早的,正好趕上阮嬌嬌下車,頓時驚為天人。
只是看了一眼,自然還想著看第二眼,然後再多看幾眼。
來得晚的人看見村長家門口停了小汽車,還有這麼多人圍著,趕忙就來湊熱鬧。
他們聽前面的人說小汽車上下來的小同志長得多美多美,自然是心癢的厲害,想親眼看看究竟是什麼模樣。
只可惜……哎……終究還是扛不住村長的威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