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虽寸土寸金,但顾家这些年经商早有积蓄,尚且能在此立足。
顾家远来上京,一方面是因扶春的传信中言明她要订婚的事情,另一方面,顾家久在南方人,如今生意不断扩大,需得北来。
於是选择在上京定居。
从清溪镇到上京,这一路山高水长。
外祖外祖母吃不消这等长途跋涉,扶春探望过後,悄然关上房门离开。
庭院中,顾鹤山留下谢云璋谈话。
虽晓得二人已约定婚姻,但作为舅父,也是扶春在世的亲人,总要过问详情。
与青年说话,青年处处应答如流。
往先在宋郡见过谢云璋,那时顾鹤山便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
此番来到上京,得
知其人家世,心惊对方门第显赫的同时,又担忧是否真能成外甥女的良人。
院子里,扶春正同舅父家的两个女孩子玩闹。
听到她的笑声,谢云璋从不远处望向她。
顾鹤山见状,咽下了一腔望君今後一定善待她的用心良苦之言。
待青年回神,向顾鹤山敬了一杯茶去。
「舅父,请用茶。」谢云璋轻声唤。
顾鹤山确定青年以诚心相待,接过茶碗,应下了青年的称呼。
虽如此,顾鹤山还有一事迟疑。
大行皇帝仙去,长则三年,短则一年,宫外不可行婚嫁事。
等待三年?顾鹤山将疑虑道出。
谢云璋直言:「不论多久,我都等得。」但若是可以,他更想今朝。
如今新帝登基,大司徒仍身居高位,谢氏越发水涨船高。
然而静安王宫变事中,牵连了不少世家。世家高门凋零冷落,谢氏从前是一枝独秀,现在却成了「众矢之的」。
唯一暂且令人宽心的,便是这位新帝年少,存一份仁人之心,不会挑起事端。
谢氏仍然是第一大世家。
婚期或早或晚,谢云璋很在意,但是他不会轻易言道。他问她心意,让她来决定,一年丶三年,只要是她,怎样都可以。
不过谢云璋存了私心,有了机会,还是会勾着她早做决断。
转眼来到元夕。
大司徒特意为他们择定在此时订婚。
自顾家人来到上京後,扶春也搬出了谢府,订婚当日,由谢氏族中四名妇人齐备聘金丶礼金,聘书与聘礼来到顾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