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便是都察院里的御史官照常出来弹劾了一些贪官污吏人等,然后又是大理寺等继续汇报着工作。
如今也临近了冬至,朝廷各地也没有较大的灾情上报,也只是局部地区报了一些灾情,这一年到底也算是太平。
就是边地那边也是比较安稳,军报上也没有什么大的动乱。
如今就是霁国那边也完全被大周接管了,那些霁国的民众人等也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之中。
他们倒是可以做些日常的生产活动,不过金银盐铁等的生产倒是完全被大周这边接管了。
就是各类兵器和盔甲等物也全部被大周这边没收了,为的也是防止出现暴乱等事儿。
其实霁国这边的民众觉得能好好地活着已是很不错的了,况且正兴帝不仅赦免了他们的罪,还给了三年免征的好政策呢。
而且大周统治之下倒是比西木可汗统治时期要好了不少,所以霁国这边的百姓对于正兴帝也是心存着一份感激的。
正兴帝这边也让过去那边接管的官员人等也尽量用着怀柔的政策,以争取霁国的民众心悦诚服并入大周的统治。
自然必要的军事力量也还在那边驻扎着的,毕竟这才是最好的保障。
除此之外,霁国这边整个也直接被分成了三省,每省下边又分了若干的府,府下还州、县等,完全跟着大周这边一样。
正兴帝还直接派遣三个巡抚以及一系列要职人员等去管理着这三省事务,当然这般安排也是为了相互制衡。
如今好些候补的官员也有了去处,就是去直接去那新建的三省任职知州以下的实职。
有些人倒是乐意去,但是也有些嫌太远了,也不愿意去的。
那些等了太久没能做官的人倒是去了,还有那些胸怀抱负的人也去了。
霁国那边有影响力的原住民也直接可以由大周的巡抚等高级官员直接委任一些官职,以帮助管理地区政务。
正兴帝还鼓励大周百姓迁移到霁国那边去生活,让他们在那边展生产、兴办商业、建立学堂等。
反正是尽量开着霁国那边,现在整个霁国地区也开始变好了起来。
除了霁国之外,就是月木王朝那边的开也是挺不错的,那边的建设也早就步入正轨了,每年也上交了不少的税银。
贾环在朝会上还意外地得知了曦国这边来进贡的使者前儿也已经到了。
贾环觉得这般倒是挺好的,这样下回他就可以拿着那些画交给曦国使者带回去给恒王夫妇看了。
待各项事宜等都汇报完了,贾环他们也终于得以下了朝会。
待下了朝,各个部门的官员也往着各自的衙署回去当值,贾环也往着南书房这边回来。
待进入了衙署内,贾环也瞧见了陆铭义和章维诚正在这儿闲着喝茶呢。
其实南书房里边闲人倒是非常多的,日常工作也就是陪正兴帝读书,或者给正兴帝讲解经义等。
当然除此之外,有时候也需要帮着正兴帝处理一些文书,对一些诏令等进行整理和拟稿。
其余时间里,南书房里的官员大多数也都在研究诗词歌赋、经史典籍等。
他们都在努力地加深自己的文学修养,以备皇帝询问时可以轻松应对。
不过一般正兴帝忙起来的时候倒是少到这边来的,所以许多时间里贾环他们依旧是在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