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汴京城里一片融融暖意,金明池畔的垂杨柳丝轻轻摇曳,拂过朱漆雕栏。
池水中,琉璃瓦上流转的霞光倒映其中,如梦如幻。
高太尉府邸内,九进院落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今日,正是高太尉家嫡长女高秀兰与新科探花徐坤的大喜之日,达官显贵们纷纷携礼前来,府邸内外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后院之中,女宾客们的席面早已布置得极尽奢华。主位之上,端坐着徐坤的岳母——高太尉的夫人曹氏。
她身着华丽至极的服饰,那衣裳上的刺绣精美绝伦,一针一线都透着雍容华贵。
头戴的精美的头饰,镶嵌着颗颗璀璨的宝石,在烛光下熠熠生辉。妆容精致,眉眼间尽显威严与贵气。
身旁,二女儿高滔滔安静地陪坐着,眉眼间透着温婉与端庄,一袭淡紫色的罗裙更衬得她气质如兰。
突然一个高府的侍女来到高滔滔旁边耳语了两句。
“母亲,我去大姐姐房里坐坐!”
高滔滔起身对曹氏小声道。
“去吧,陪陪你大姐姐!”
曹氏不以为意,以为是大女儿秀兰紧张了。
左手边,徐坤的母亲蔡氏正襟危坐。
蔡氏出身农妇,虽因儿子的成就如今身份尊贵了些,但此刻心中仍不免紧张。
她穿着一身崭新的绸缎衣裳,却难掩举止间的局促。
今日来的都是汴京城有头有脸的达官贵人,她生怕自己说错话、做错事,得罪了人。
一开始,面对其他官家夫人们的寒暄,蔡氏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她努力地想要表现得得体大方,却总是有些力不从心,动作和言语都带着一丝生涩。
然而,随着祝酒的人越来越多,众人的夸赞声此起彼伏,蔡氏渐渐有些飘飘然了。
她沉浸在这虚假的奉承之中,却不知,这些人大多只是看在高家的面子上,对她这个农妇出身的人,实则并无多少真心。
徐坤虽为新科探花,但在官场之中,一个进士想要有所成就,没个十年八年的沉淀,连五品官都难以企及。
在这些权贵眼中,徐坤目前的地位根本不值得他们如此拉拢。
可今日是高太尉家的喜事,众人也都愿意卖个面子,说着些恭维的话。
此时,王若弗带着几个女儿也来到了婚宴现场。
盛家在汴京本就没什么权势,按照规矩,被安排在了末席。
王若弗对此倒是没有太多怨言,毕竟她的母家王家如今已多少有些没落了。
华兰跟在母亲身边,眼神中透着一丝紧张与好奇。她从小在祖母身边学了不少礼仪,但面对这汴京权贵云集的大场面,仍觉得自己的礼仪不如那些高门大户娴熟。
她暗自提醒自己,要好好观察,学习着参加宴会的礼仪要点。
王若弗出身王太师家,可自幼寄养在商人出身的叔父身边,对豪门礼仪确实有所欠缺。
此刻,她看着周围衣着华丽、举止优雅的官家夫人们,心中也有些不自在。
她努力想要表现得从容一些,可那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出卖了她内心的紧张。
如兰则对这些礼仪和场面不太在意,她的目光早已被席面上的美食所吸引,自顾自地品尝着。
那一双大眼睛紧紧盯着盘中的珍馐美味,时不时还出满足的赞叹声。
而墨兰却有些坐立不安,她觉得嫡母王若弗身为盛府大娘子,在这样的场合中表现得实在不称职。
她心中暗自想着,若是自己的母亲林小娘来,肯定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如今母亲在宴席上丢了面子,别人还不知道会怎么看扁盛家呢。
而且,元若哥哥的母亲平宁郡主也在场,平宁郡主本就看不上盛家,今日之事被她看在眼里,自己想要嫁到齐国公府,那可真是难上加难了。
想到这里,墨兰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和不甘。
年纪尚小的明兰,同样对这种场面上的事情不太关注,她正专心致志地品尝着那些平时难得一见的美食,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她那小巧的嘴巴不停地动着,吃得津津有味,仿佛这世上只有美食才是最值得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