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从没见过那么清丽又娇媚的小姑娘,用古人的话说,就是‘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你是做大伯子的,怎好与你多说这个。”
崔瑜也的确不好多议论未来弟妇的样貌,却还是追问了一句:“那模样是与阿珏极相配的了?”
“那是相配得很!”
孟安然笑道,“她只需当地一站,整间门屋子便都亮了——”
她霍然坐起来:“我明白了!
!”
“你明白什么了?”
崔瑜忙问。
孟安然恍然道:“怪不得从前去安国公府,我总见不着二姑娘——原来是她生得太好了,只怕是、只怕是徐老夫人防着她与咱家人见面呢!”
“照这么说……”
她自言自语,“我听见的那些话,也未必是真的了?”
“什么话呀?什么话?”
崔瑜真是好奇得很了!
“说二姑娘生性惫懒……不敬尊长……”
孟安然看着他说,“还有……因几件小事就把奶嬷嬷撵走了,脾气差得很……”
夫妻二人面面相觑。
过了有半刻,是崔瑜先开口,说:“都是一家的女孩子,何必在亲家面前毁人名声?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若真是‘误会’,怎么二姑娘长了如今十五岁,竟只有我听见了这些话,别人都没有?”
孟安然说,“过年的时候我也问过几家夫人,还有说他家大姑娘和二姑娘都被先皇后赞过的呢!”
她竟这么简单就被骗了……还险些真信了!
!
“那也是亲孙女啊!”
崔瑜仍是不敢信。
“亲孙女又怎么样?”
孟安然说,“十根手指还分长短,老人家偏心的也多了。
大姑娘是徐老夫人身边养大的,那些话也都是我在安庆堂听见的,管你怎么想,我是觉得这话未必是真。”
崔瑜深深发愁道:“就怕真是真的,不是误了阿珏一辈子吗?”
这话孟安然就不好再驳了。
她便劝道:“你想想,温夫人亲手养大的孩子,就是再不好,应也错不到哪去。
何况还是阿珏自己见过的,你还说,他还更在意这婚事了呢!”
“我也正想这话!”
崔瑜更愁了,“你说阿珏他……是不是被美色所惑才——”
“这可过了!”
孟安然忙捂他的嘴,“人家好好的没过门的小姑娘,怎好被你这般议论。
再者,你这么说,也是把阿珏给看低了。”
崔瑜想了想,把妻子的手拿开,叹道:“这话虽没意思:但当初就不该应安国公府的。”
他说:“阿珏这岳家可真糟心。”
再不睡就要睡不成了。
崔瑜怀着愁绪闭眼,孟安然也没立时入睡。
不但大爷愁阿珏的亲事,她也愁啊……
纪大姑娘人称是满京最端方有才的闺秀,无人不赞,她见了几面,却觉得人颇有傲气,不似很好相与。
但傲气并非女子的缺处,也或许是她与大姑娘还不甚相熟,多心多想了。
但不管是否为她错看了人,纪大姑娘不会再来崔家。
可纪二姑娘又究竟是个什么性情?
崔家就大爷和阿珏兄弟两个,一母所生的亲兄弟,父母都不在了,大爷是“长兄如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