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从宜听的吓了一跳,来安厉声道:“小声些!”
云雀这才伸手捂着嘴,眨着眼睛小声说:“二爷从北方打发回来一个女人,还有了身孕。”
杜从宜:“现在?”
云雀点头:“对,这会儿人就在正院里,府里人都去看热闹了,好多好多行李!都传二爷在北面发了财了。”
杜从宜好笑:“他又不是去做生意的,发什么财?”
结果没一会儿,陈氏就来了。
神神秘秘进了她屋子就说:“二弟居然真的领回来女人了,听说长得还不错,河北人。”
杜从宜问:“你没见?”
陈氏嗲怪她一眼:“我一个做大嫂的,我眼巴巴去看热闹,我成什么了?”
杜从宜:“那我去看看?”
陈氏立刻挤眉弄眼,怂恿她去。
杜从宜:“那大嫂和我一起去。”
陈氏立刻说:“也好,我就同你去问问,她有没有五弟的消息。”
嘿,这小聪明真多。
等两人进了正院,院子里看热闹的人散了,邬嬷嬷见两人来,笑着说:“恒哥有了消息。你们快进来。”
杜从宜一进去,乍一见,少见比她还高的女子,这女子身量大约有一米七五以上了,不过和赵恒那个大高个比,还是般配的。
而且女子十分直爽,见了人也是大大方方看着,并不拘束。
邬嬷嬷介绍说:“这是身边伺候恒哥的,也不知道他在外面有没有吃苦。”
那女儿只管说:“我姓卫,单名一个英字,大家叫我英娘就好。一个多月前,府里的五爷来了真定府,真是真定府被围,五爷带着人出城走了,也就没了消息……”
她说完,杜从宜脸色一变,真定府被围,真定府这个位置往南,就是东西两路,往西,大同府从陕北一路南下攻陕州、关中,往东,直扑大名府,一旦大名府失守,真个河南都成了战场。
她现在怕的不是赵诚一个人的安危,她更怕北面守不住。
陈氏见她脸色都变了,赶紧握着她的手说:“五弟有官家指派的差事,必然有人护着,不会出事的。”
杜从宜点头:“我知道。”
那女子自小在河北这种战区长大,不懂这些汴京城的女子的娇弱,不解问:“男儿上阵杀敌,是情之中。二爷已经回大名府,也是要上战场的。”
陈氏不知道这是个棒槌,还是真不懂。
转头看祖母,老夫人安慰说:“既然去了北方,难免要上战场。英娘路途乏困回去休息休息再说。”
英娘只是性格直爽,又不是看不懂眼色。
听了话,就带着老仆跟着人回赵恒的院子里了。
老夫人叹气和邬嬷嬷嘱咐了一句:“把院子里原来的人,都换了吧。”
陈氏:“祖母宽心,可见二弟在北面过的还好。”
老夫人笑笑:“也是。也不知道他们兄弟两个眼下如何了。”
赵诚退到淄州,然后慢慢听到很多消息,陆陆续续一直有南下的人,北面的县陆续都丢了,因为没有支点,德州最后都被迫放弃了。
赵诚看着地图,还在想,吕顺到底在等什么。
西路辽军南下,陕州的吴阶肯定是分不出身穿过太行山支援。
那么青州的翟坚呢?御营前军也有二十万,和金人兵力不相上下。战损再大,也是有底的,何况还有不在编的义军。
赵诚的基层工作能力是在的,直接接管民生、统计北面伤亡的县丞等进士,还有本地属于军管,地方官府和军中之间的联系。
驻守淄州的是吕顺的六部先锋其一的李宝,为人十分粗野,但惧怕赵诚这样从汴京城来的文官。
所以到了淄州,赵诚做事很顺利,收拢的百姓需要安置,安置不了的继续南下的,还有收拢的溃军,各地的粮仓,在户的百姓,军备的防护……
赵诚一个人做的多,自然别人也知道他好用了,直到大名府那边吕顺催李宝速速将人护送至大名府。
此时已经十一月月底了。
第126章人生百态
汴京城里因为东路战况不利,渐渐朝中有了些战局不利,问罪武将的声音。
而激进派以汪伯言为首的相公十分能沉得住气。
汪伯言是个好性格的人,但大宗正略显急躁,和赵策一直提议,联辽抗金,或联金抗辽。逐一分化,他自轻出汴京北上去做这个外交工作。
赵策没有回信,却私下里,问汪伯言;“汪相公以为如何?”
若是章奎这等年纪小的中书舍人,必然十分惊悚,猜测官家的用意和决心。
但汪伯言稳稳当当说:“大宗正此举不妥,集结三十万兵力南下,那就是辽金合谋,且国力强盛,能征战的人丁足够。今日苟且一二,图眼前小安,他日壮大,兵强马壮,我军战力不及,那才是麻烦。”
汪伯言的态度十分坚决,在之前赵诚和赵吉的问题上,双方已经隐隐有了分歧,如今更似乎成了两立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