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赌棍天子推文 > 第74章(第1页)

第74章(第1页)

杨寄不由想去关心那个倒霉蛋,上前看了一眼,便觉得心惊肉跳的,那人蓦然睁开眼,杨寄更是吓了一跳,平复过来才好言劝道:「你也别怪我,我看你痛苦,虽然不敢说是帮你,但也真看不下去了。」他本性并不狠厉,叹声气说:「你怪我,也对。不过我的话说出去了,收不回来了,只能在这里,我尽力地服侍服侍你吧,你有啥要我做的事,开口就是。」

那人狠狠地喘息着,隔了好久才突然说:「那我要撒尿。」

杨寄犹豫了片刻,便从榻下掇出一只尿壶,憋了口气送到那人裆下,可惜那是个没根的宦官,一泡尿撒了杨寄一手。他有些恶心,但看看这人动弹不得的模样,心又软了下来,放下尿壶後,舀水洗了手,一言不发又回来了。

那人闭着眼睛,半天后,突然说:「你想我随便栽赃一个,虽然自己一样是活不成,但是可以死得痛快些,对麽?」

杨寄心里壅塞着,好久才叹口气说:「算是吧。你看你又何苦?遭了这样的事,遇到这帮子『贵人』,你以为你还……还活得成?」

那人「嗬嗬」地,似乎在哭,但乾涸的眼角一点泪都没有,只是红得更厉害了,杨寄凑近了才看到,这个人和自己差不多大,弱冠的年纪,脸上稚气尚存。他哽咽得上气不接下气,好容易才顺过来,断断续续说:「我……不能死……」

杨寄不知怎麽回复这麽句话,心里也觉得这人太傻太天真。却听这人悲怆却又茫然的声音:「我两个阿兄都死在战场上了,家里老母亲哭瞎了双眼,我去了势入宫抬轿子,几个俸银勉强供自己和老母吃饱。我若是死了,老母……怎麽办?……」

他又哭了起来,杨寄亦觉悲切,安慰的话都没有,只能听他哭。他哭了一会儿,声音清朗了些,思路似乎也理顺了:「这位阿兄,我家住在长干里,第三弄,家里姓缪,原有三兄弟的,後来一个也无。我已经想通了……」他最後问:「阿兄,你说,我认谁指使的比较好呢?」

杨寄鼻酸,握了握那少年宦官仅剩的还没有被拶断的大拇指:「我要出得去,就出钱奉养你阿母!」

那人好笑似的发出了两声「呵呵」,与哭声的差异也不大,黑白分明的眼睛看着杨寄的脸,等着他的答案。杨寄想说什麽,突然瞄到了钉得疏疏漏漏的窗户,猛然一凛,把话憋了下去,含混地说:「你照实说就是。」那人撇过头,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入夜很深,杨寄才在那人若有若无的颤抖呻_吟中浅浅睡着,一晚乱梦无数,除了朦胧记得沈沅美丽的笑脸外,馀下的都是些可怖的片段:比如江陵城外的箭雨,比如峥嵘洲的成片尸骨,比如那血色的河流,连腥膻腐败的气味都恍若在鼻。

晨光熹微,杨寄怔怔然醒来,周身被压住了似的动弹不得,酸楚难忍,耳畔嗡嗡,似有魑魅魍魉的叫嚣,脑子却异常清醒,连旁边榻上那人浊滞的每次呼吸都轰入天灵盖里。

而外头,正有人飞奔着向中常侍汇报:「杨寄一夜安枕,鼾声如雷。他劝姓缪的小子说实话免受刑责,看来是个懂事的。」

中常侍捻着手里的佛珠,轻轻颔首,突然问:「长得是还不错。不知外头风评如何?若曾有过逛妓寮的经历,格外要查一查。」

☆丶第59章出宫

两日後,皇甫道知就从宫里得到了审理的消息,果不出他所料,攀咬的是赵太后最厌恶的桓氏。皇甫道知捏着摺子,冷笑道:「自古婆媳最不好相处,明明是一家子,却闹得如此不堪。罢了罢了!桓家的小女儿,倒也是因祸得福,能找个良人嫁了。」

皇甫道知忖了忖,觉得也未必不是机会,对身边心腹道:「你去太保府里,把事由说一说。如今赵氏女还在拿乔,倒也给她个机会到宫里露个面,我侄子虽然蠢笨,漂亮不漂亮还是认识的,闹个笑话出来,能好好打打我那嫂子的脸。」他面露得意之色,目视自己的心腹一溜烟去了,自己按着案上写着端正黑字的摺子,思量着事情如果再闹大点,自己可以顺水推舟收九门中几处兵权,到时候,还是姓皇甫的名正言顺,是天下正统,其他事,徐徐图之,总好操作。

他独自对着窗洞畅想,还未考虑细致,门口传来自己人的笑语:「中使怎麽来了?我家大王为宫里混进那样一个奸佞的事正在焦心,可不是正准备和中使谈一谈?」

这「中使」便是权握後宫,最为赵太后宠信的中常侍鲍叔莲。他带着点女气的缓慢声音,三分谄媚,七分假意,一如既往地懒懒响起:「哦哟,建德王折煞老奴了!老奴此来,不正是传太后懿旨,想听建德王的意见。」

皇甫道知轻轻一声咳嗽,门帘子便掀了起来。中常侍鲍叔莲哈着腰钻了进来,毕恭毕敬给他行了大礼。皇甫道知紧上两步,探手欲要扶,却故意慢了半拍,带着暗暗的鄙夷,受了鲍叔莲的一拜。

他们彼此客气一番,鲍叔莲笑道:「大王气色倒好。太后这几日焦虑,生恐权臣弄国,将来要出王莽曹操那样的权奸,特特吩咐我来嘱托皇叔,这天下横竖得要是皇甫家的天下,没得给外人占了便宜去!」

皇甫道知暗暗冷笑:天下当然得是皇甫家的天下,但是皇甫家的女郎又不能嫁给皇甫家的儿郎。赵太后打得一手好算盘,一出苦肉计挤掉了桓氏,如今抛媚眼给自己,是想联合着再把庾氏也挤掉麽?然後呢,狡兔死,走狗烹吧!皇甫道知笑道:「我气色好?都多少天睡不安枕了!其他倒也罢了,桓氏行此大逆之事,我却也投鼠忌器——万春门丶平昌门和奉化门多是桓家的部曲,若是三处闹将起来,我区区千秋门的两千人,能顶什麽事?」

中常侍鲍叔莲白胖白胖的脸笑得出褶子:「皇叔担忧得过了!要说这太初宫台城九门,势力最大的还是大司马门丶西掖门丶东掖门丶南掖门,不都是大王岳家的麽?」

皇甫道知神色带着少许的尴尬,勉强笑一笑道:「岳家?孤和太后才是叔嫂,才是一家。」

「极是!」鲍叔莲笑开了花似的妩媚,「倒还要请皇叔下旨,宫禁缺人,以往太子东宫都要有一万武士,现如今整个太初宫不过一万八千而已。太后担惊受怕,唯恐至尊出什麽岔子,看来还是要募兵!」

这节骨眼募了兵,名义上姓皇甫,其实却是太后私人的。所以,这点,皇甫道知丝毫不让:「国家征战连年,大家都快吃不消了。中常侍不是没看到北边来的奏报,江陵王皇甫道延自那时逃走,也不顾母亲和家人均在江陵和荆州被擒拿,自己个儿一口气投奔了北燕,当了个什麽篡伪的江东王,竟把叛逆做成了叛国!如今北边边界那麽样的水火之势,都顾不上增兵,我们这里再增,我怕自己将来要钉在奸臣册里了。」

鲍叔莲笑道:「皇叔先嫌千秋门只有区区二千,现在又何必在老奴面前如此清高?」他的笑容有点寒意,捻着手中的数珠淡淡道:「大王麾下人亦说,千秋门是多事之秋,杨家女郎的事不早不晚偏偏发生在那里,尚不知为何呢!」

皇甫道知琢磨明白这话的言下之意,顿时怒发冲冠:「哪个人如此胡说?」想一想却又明白过来,冷笑道:「莫不是那个满口张狂的赌棍?」<="<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