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使节金仁问更可怜了,从原来的香饽饽,变得无人问津,受到群臣冷落。
十二月初八,一场大雪冰封长安城。
各国使节也陆续来到长安,人数比想像的要多。
本以为贺鲁阻隔西域,一众小国都不会来大唐朝拜。
後来才知,贺鲁控制西域後,变本加厉的向一番小国勒索财物丶粮草丶马匹。
这些小国不堪其扰,又听说唐朝出兵讨伐西突厥,故而纷纷派遣使节,进送贡品,恳请大唐尽快消灭西突厥这个恶霸。
除这些小国外,还有两个大国也派遣使节来唐,各自上了国书。
这两国使节水火不容,相互谩骂,甚至在鸿胪寺大打出手,此事都传到了皇宫内院。
这日,武媚娘正在後宫听儿子李弘背千字文,张多海便将此事汇报给了她。
武媚娘回到正殿,一边用手炉暖手,一边问:「哪两国如此大胆,敢在鸿胪寺胡闹?」
张多海笑道:「嗨!其实去年他们就过来闹过一场,只是没今年这般凶。」
武媚娘心中一动:「是吐蕃和吐谷浑?」
张多海笑道:「可不是他们吗?年年闹,都指责对方入侵他们领土,还想让咱大唐相助,也不嫌烦。」
武媚娘沉吟不语。
吐蕃和吐谷浑都是唐朝属国,当年唐太宗时期,两国一起来唐朝求娶公主。
唐朝答应吐谷浑,却拒绝吐蕃。
吐蕃使节怕赞普怪罪,就说吐谷浑从中干扰,唐朝才没有下嫁公主。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以此为藉口,攻打吐谷浑,唐朝派五万军队援助,击败吐蕃。
这一战虽然赢了,吐蕃也展现出不俗实力。
当时突厥的薛延陀正在反叛,唐朝没工夫与吐蕃纠缠,唐太宗便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後来松赞干布也将吐蕃公主嫁给吐谷浑王,三国之间,总算安稳了二十多年。也不知为何突然又闹将起来。
武媚娘对两国的了解也只有这些,她问:「既是这等小事,何必来报?」
张多海陪笑道:「本来臣也不打算劳您神,只是圣人似乎对他们挺关心,还特意召集大臣,商议此事。」
武媚娘奇道:「可是有人向陛下进言?」
张多海道:「那倒没有。」
武媚娘暗暗奇怪,问:「大臣们对此事是什麽意见?」
张多海道:「大臣们都觉得不必管他们,他们要打就让他们打,眼下应集中精力,消灭贺鲁再说。」
武媚娘问:「陛下又怎麽说的呢?」
「陛下说吐蕃强,吐谷浑弱,倘若被吐蕃吞并吐谷浑,吐蕃将成为心腹大患。」
武媚娘皱眉道:「吐蕃兵甲多少,吐谷浑兵甲又有多少?」
张多海陪笑道:「那就不知道了,当时韩相也问过这个问题,英国公和崔尚书也说不知道。」
武媚娘凤眉一凝:「这些老臣,都越来越懈怠了。」
张多海道:「圣人也很生气,让兵部立刻调查吐蕃情报,还让兵部和户部做好出兵吐谷浑的准备。」
武媚娘凝思片刻,道:「眼下安西正在用兵,陛下再派一支军队外出作战,会否不妥?」
张多海道:「谁说不是呢?大臣们也都纷纷反对,说长安缺粮,负担不起两场战争。圣人便没说话了。」
武媚娘点点头,露出思索之色。
张多海忽然道:「殿下,杨玉臣传回消息了。」
武媚娘道:「他接到孙思邈了?」
张多海苦笑道:「孙思邈病了,他说暂时无法动身。」
武媚娘蹙眉道:「怎麽病的?」
「听说是为了治好那怪病,自己也染上了,说是以身试药。」
武媚娘感叹道:「天下竟有这样的人。你去尚药局挑名御医,派到沙州给孙思邈治病。医者难以自医,可别让他死了。」
张多海领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