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大明最强皇太子阅读 > 第76章 好好活着(第1页)

第76章 好好活着(第1页)

盛夏时节朱元璋的龙车銮驾已经准备完毕,众多十岁以上的皇子和公主也陪伴左右,只有朱标敏锐地察觉到缺少了一个人,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人。

“父皇,我们这一次去黄山难道母后不跟着去么?”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眼中却是掩饰不住的落寞。

“你娘还在生咱的气,她不会去的,咱们走吧!”

“那要不我留在应天陪她?正好可以处理国事,主要我对那胡惟庸也不是很放心。”

朱标这孩子打小就心思缜密,那爹妈吵架自己肯定不能只顾着一头。自己的亲娘也需要好大儿的关怀嘛。

“你忘了咱的话了么?如果你留在应天,那胡惟庸怎么才能露出狐狸尾巴?跟咱走吧,行宫那边咱都安排的妥当,连御医也带了大半个太医院的人,就算青儿有身孕也不耽误。”

朱元璋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回应朱标,也代表了他心中的某些算计。胡惟庸他是非办不可,同样的,刘伯温怕是也活不到他们回来的时候了。朱标把想要说的话咽了回去,他明白,此时再说什么都是多余,只能寄希望于留守应天的马皇后能多照拂刘伯温。

“那就走吧……”

伴随着锣鼓炮鸣,百官跪送,朱元璋大摇大摆地带着子女们出游去了。朱元璋的车队刚消失在众人眼前,胡惟庸便站起身,拍了拍袍子上的尘土,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看着百官。

“走吧!诸位大人,咱们也该回去上朝了。”

宋濂大为吃惊,忍不住问道。

“上朝?皇上都走了上什么朝?”

胡惟庸笑笑,如捧命根子一般捧着玉如意。

“皇上临走前,将此物暂时赏赐给了我,并命我暂代朝政,统领百官。各位大人可有不服的?见这玉如意有如皇上亲临。虽然皇上出行了,但是这大明偌大的一个国家,总不能就这么停下来了吧,我等虽然没有皇上之才,但是治国之事不能懈怠,只有盼望诸位大人齐心协力了。胡惟庸在此谢过!”

胡惟庸一番话说得有里有面,既给足了朱元璋和各位臣工面子,又宣示了自己的地位。众多臣工一见玉如意在他手上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乖乖地跟他去奉天殿里上朝。

随着大臣们鱼贯而入,胡惟庸站在众人面前,龙椅之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气势野心显露无疑。

“上朝!诸位大人有什么政务可以上奏了。”

“上奏谁?皇上不在宫中,难道要上奏给胡大人么?”吕昶冷哼一声。

果然非我阵营的人总想拆台啊,面对着吕昶的发问胡惟庸也是不慌,急忙祭出法宝——玉如意。

“见此物有如皇上亲临,皇上虽然不在,但是龙威犹存。我等又岂可因皇上出游而懈怠国事?吕大人刚才说的可有些过火,胡惟庸虽然身为宰相,在皇上出游期间负责建国,但是依旧是为皇上分忧,处理政务,倘若有觊觎之心,自有皇上与苍天定罪,但是在下行得正坐得正,自然不怕那些风言风语。”

胡惟庸的党羽们见状急忙起势,纷纷拱手行礼,齐声高喊。

“胡大人一片丹心,可昭日月!”

殿中非淮西党的人只觉得此话异常刺耳,但是也无可奈何。

“好了,诸位大人有何政事要商议?”

坦白来说,胡惟庸的能力还是有的,毕竟也是跟着朱元璋创业,李善长亲自提拔起来的人才。几件不大不小的政事,无论涉及到哪个方面,他都能给出准确的判断和中肯的建议,用朱元璋的话来说,如果不看人品行事,胡惟庸也是个人才,只是这历史上,越是人才越容易不得好死,曹操手下主簿杨修的经典故事,好像并没有让胡惟庸引以为戒。

从朱元璋离开应天开始,他就犯了两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第一件事就是对朱元璋不够恭敬,在大臣面前狐假虎威。且不说朱元璋的眼线遍布朝野,就算等他回来大臣们和朱元璋一告状,也够他胡惟庸喝一壶的。其次就是朱元璋赋予你建国的权力,可没让你狐假虎威地上朝,接受大臣们的奏报,你胡惟庸未免太拿自己当个人物了吧,你以为手中是御赐玉如意,代表着朱元璋的权威,其实那不过是朱元璋把玩和偶尔充当痒痒挠的小物件罢了!

只能说朱元璋真的太懂人性了,如何让一个颇有能力,而且八面玲珑,处事圆滑的胡惟庸露出马脚呢?朱元璋给的答案就是:给他权力,给他天大的权力,让他放肆。结果很明显,胡惟庸没经受住考验,被权力冲昏了头脑。

胡惟庸在朝堂上捧着玉如意,露出一副与人为善的笑容,这份笑容到底有几分真假当然无人能分辨。

“在这里我要着重说一下某些官员,皇太子殿下整合商业部之后,下令天下所有人经商都需要商业部颁发的许可,而且要知道,官员是不允许经商的,但是我前段时间接到了举报,说有某些德高望重的大臣,因为家中清贫所以到闹市中摆摊卖字画,甚至给人算卦!都不用说官员,怕是把读书人的脸都丢尽了!我没有办法,只好把他的摊子收了,希望各位大臣可以引以为戒!这没钱可以跟国家说,可以跟亲朋好友借嘛,实在不行,还可以和我借!希望大家以后都要有读书人的风骨,可不要做这些有辱斯文的事情了。”

胡惟庸一直没有指名道姓,但是所有人都把目光汇集到刘伯温身上,刘伯温就一直一副古井无波的模样,仿佛再也不会因为外界的所有事情出现情绪。

但是宋濂和吕昶确实气得不得了,这老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你胡惟庸当着群臣明讥暗讽刘伯温,那不就是在打人脸么?

毕竟,字画加算卦再加上穷困潦倒,那不就是刘伯温么。

胡惟庸露出一副玩味的笑容,“诸位同僚,我的话已经说完,如果没有其他事要上奏,那咱们就退朝?”

伴随着胡惟庸一声令下,众官员又鱼贯而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朝堂上的明争暗斗,在朱元璋还在应天的时候还能有所收敛,但是朱元璋一走,怕是朝堂上要掀起一阵波澜了,不出意外胡惟庸首先就要拿刘伯温开刀了……

胡惟庸走在最后,审视着百官,看到刘伯温拄着拐杖的佝偻模样,他竟好像有些于心不忍地感慨着。

“这一把年纪了,何苦呢?凭他这一把老骨头真的能争过我们么?”

淮西集团的骨干唐胜宗、陆仲亨、费聚、赵庸等人都围在了胡惟庸身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