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武则天登基片段 > 第118章(第1页)

第118章(第1页)

她最有可能当皇帝的时机,一定是武则天在位的时候,以武则天女儿的身份继承皇位,不是李家的女儿,不是武家的媳妇,就只是以武曌的女儿身份继承武则天的皇位。

李显丶李旦丶李隆基时期,这几个男人都有儿子,怎麽也轮不到太平公主这个妹妹姑姑。

从公主身份上看,太平公主是李唐封的镇国公主。按宗法制,公主天生没有继承权,太平公主想当皇帝,那就真得政变了。

其实,若是这四个人能合作就好了,韦皇后的身份,安乐公主的野心,上官婉儿的政治才能,太平公主的沉稳谨慎。

若是这些条件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那就是下一个「武则天」。

唐中宗时,镇国公主府

太平公主审视着天幕,心中一片无奈,千年的思想禁锢和洗脑,真的是太难改变了。

她也大概明白天幕先前提到的那个句话了——她的步步紧逼,确实变相帮李隆基完成了集权。

上官婉儿,「公主无须担心,只要我掌管诏书草拟一天,我们就不会输。」

天幕提到的那些官员的夫人,她并不放在心上,固有的观念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还是新培养一些人才更方便,没有人靠拢,那就培养人。

韦皇后饮下一口茶,深思熟虑後,释放出诚意,「婉儿,我有意办一个女子官学,她们学成後,我想让她们到各个州县去,你可愿帮我。」

直接插手朝堂引起的反抗过大,韦皇后想从小处着手试试。

「皇后想的周到,婉儿定全力协助,」韦皇后的提议,正中上官婉儿心中所想,她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则天陛下留下了许多女官,第一批官员很快就能培养出来。

韦皇后眼里盛满笑意,果然这样的合作状态才对,先前互相为敌的境况太糟糕了。

闻言,太平公主眼里闪出一抹亮光,「朝堂上由我来,不能是他们的一言堂,而且我在前面顶着,你们的计划应该会更好实施。」

第65章第65章

说完这句,太平公主直视着韦皇后,目光坚定,「我要上朝议政。」

韦皇后是个聪明人,点头道,「显郎那里,我会说服他,剩下的要靠公主自己。」

韦皇后现在不怕太平公主势力大,她本来就想让自己的女儿也能上朝议政,现在有太平公主打头阵,那是再好不过了。

「明白,」太平公主心里有七成把握成功,她在朝中有几分势力,李显松口後,官员的压力她会自己解决。

「另外,我名下的产业庄园田铺,从今天开始,会借鉴一下後世的经营制度,多招收女工。」

韦皇后顿觉这也很重要,表达了支持,决定让韦家的产业也效仿。

一眨眼的功夫,安乐公主看着几人都有了努力的方向,心里生出几分着急。

比心境和阅历,她现在还达不到上官和姑姑的境界,她阿娘也比她稍厉害一点,年龄就这在这里摆着,她们经的事比自己多。

要不她乾脆试试武?

天幕也说了:什麽阳谋阴谋,都不如手里有刀好使。

决定了,她从武!她们李家就有一位平阳昭公主战功卓着,她肯定也能成功!

问就是祖上血脉优秀,武德充沛,大唐公主可不是绣花的。

【更多太平公主为何失败的原因就不讨论了,历史不能重来,而且关於太平公主的史料也不多,上面说的只言片语也是从零碎的史料中拼凑,还有一些是猜测之言。

遗憾的是,太平公主也没有留下名字,她死後,红妆时代也随之结束。

论品行,太平公主有情有义,她对李唐,上官婉儿,薛绍,李旦,都做到了仁至义尽。甚至是背叛她的薛崇简,太平公主也只是抽鞭子打几顿,都没有要薛崇简的命。

反观李隆基,废共患难的结发妻子,一日杀三子,强抢儿媳,马嵬坡死杨贵妃。最不可饶恕的是他在安史之乱中的操作,临阵杀将,弃城逃跑,抛弃了百姓,丢下了祖宗宗庙。

论政治素养,太平公主史书盖章的沉敏多权略,甚至能逼得李隆基一个皇帝要发动政变保护自己,可见她的能力差不了哪里去。】

大唐,李世民沉默看着天幕,李隆基在安史之乱的行为,他一个都不能忍,弃城逃跑,更是开了个坏头。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天子九逃,国都六陷,只要一想到大唐後来发生的事情,李世民就心烧得慌,九次逃跑!那就意味着九次抛下万民。国度六陷,这更惨烈了,宗庙都让人家给烧了。

西汉

「太可惜了,」吕雉感慨一声。

若是在武周一朝,太平公主可以做个守成之君,上官婉儿做肱股之臣。她现在有点羡慕武则天,有现成的女儿和女官可以用。

【最後的最後,给大家看一下李隆基的操作,看看李隆基是怎麽赶尽杀绝的。

李隆基的一生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富贵险中求,也在险中丢,求时十之一,丢时十之九。赌赢了就是开元盛世,输了就是安史之乱。

开元盛世确实是大唐顶峰,但这盛世又不是平地起高楼,左脚踩右脚造就出来的盛世,前面有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李治的永徽之治,还有武则天武周打下的基础。

开元年间,李隆基五次跑到洛阳就食,洛阳曾经是谁的首都就不说了,李隆基去的挺安心。<="<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