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免费 > 第115章(第1页)

第115章(第1页)

李旦在位时更忙,先和侄子李隆基一起合作政变被坑;後又被哥哥安排迁居到蒲州,远离京都。

太平公主想办法回来後,又和李隆基针锋相对。】

唐中宗时

见天幕又提到了她和姑姑的争斗,安乐公主心里还记着当前最大的敌人是李隆基,眯眼笑了笑,带着歉意道:「以前是侄女不好,多有冒犯,姑姑多担待一下。」

她想得明白,不管如何,当前任务是不能把太平公主推到李隆基和相王那边去,先说两句好话缓和一下她和姑姑的关系。

太平公主没好气道,「知道就好,知错能改更好。」

人真是变得快,李裹儿能把嚣张劲收起来,真罕见。

【李旦当皇帝时,史书写矛盾双方主要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

但其实,这个阶段的政斗有三个人,表面上最大的矛盾是姑侄之间,但根本矛盾还是李旦和李隆基父子之间的皇位之争。

大唐的传统就是:皇帝和太子之间只能赢一个,要麽废太子,要麽封太上皇,再过分一点,新皇帝可以直接送太上皇升仙。

李隆基是肯定想要皇位的,唐隆政变时就想独占功劳,给自己积累筹码。当然,人家这叫万一失败了,不想牵连父亲,多体谅!

政变成功当晚,有人问「何不早立相王」时,李隆基说,我爹性子恬淡,不想当皇帝,即使有天下,也会禅让给别人。

但在太平公主等人拥护下,李隆基口中不想当皇帝的相王,经过三让三辞坐上了皇帝宝座。

那麽,李旦真的不想当皇帝吗?

肯定是想的,不然也不会顺水推舟,在众人拥护下,接受李重茂的禅让,荣登大宝了。】

唐中宗时

李显翻了个白眼,鬼才信李旦不想当皇帝,一有机会,他比谁都积极。

两次!整整两次,李旦都从他手上把皇位抢过去,真是不要脸,真就命好是吧!

第一次,裴炎带兵逼宫,从他手上把皇位抢走。

第二次,李三郎和太平合作,李旦登基,这次从他儿子重茂手上抢走皇位。

还有神龙政变一事,李旦可是主动参与其中的主谋之一,还能教出李隆基这样野心勃勃的好儿子。

总之,李显是一万个不信李旦不想当皇帝。

相王府上

李旦斜眼看着李隆基,「三郎,这种掉头的大事也不告诉你爹一声,你可真贴心。」

李隆基面露悲色,语气沉痛道:「阿耶怀疑我?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吗?我们想想当下怎麽脱困好吗?」

李旦沉默了,确实,现在说什麽都没用,还是想想怎麽打消他三哥的疑心。

【所以,整个睿宗朝的势力关系就是:

李旦利用太平公主,让其和儿子李隆基互相制衡,玩一下君王的平衡之术。

太平公主利用李旦,和李隆基作斗争,达到为自己争权和的目的。

李隆基最有野心,想干掉父亲和姑姑,自己掌握实权,毕竟没有不想独掌大权的皇帝。

而这场斗争的决胜关键点在李旦那里,也就是掌握废立生杀大权的皇帝。

武则天能随随便便废掉两个儿子的皇位,太平公主绝对没有权力废侄子的皇位。

都说三角形是稳定结构,现在有三股势力交错,看起来好像还挺好的,但架不住李旦是个大摆锤啊,摇摆不定,一有问题就想拔腿跑路。

前期,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整体上势均力敌,有来有回,哪怕太平公主被迁移蒲州,也有办法让李隆基主动提出请姑姑回来。

还有李旦也发现自己把妹妹迁出去後,搞不定*儿子了,被李隆基逼的不断放权,他也也盼着太平公主赶紧回来。

回京後的太平公主主动出击,利用李旦,达成了宰相七人,五出其门的成就,还有两个羽林军将军听命,这个配置比太子还厉害。

这段时间,李隆基的日子一定很难捱,有人投诚李隆基时说了这麽一句话,「在外只闻有太平公主,不闻有太子」。】

武周

武曌脸上露出笑,她对太平的行为终於满意了一点。

唐隆政变时的情况听着太糟心,现在这样就很不错,凡事都要争取才对。

【但李旦开始自作聪明了,他觉得妹妹的权势过於强,於是开始加强儿子李隆基。

在一次彗星出现时,太平公主提醒李旦,李隆基可能有政变之心,但李旦直接退缩了,借天意之名,直接传位给李隆基,任凭太平公主怎麽劝都不听。

要不怎麽说人家才是亲父子呢,太平公主作为妹妹,终究只是个外人罢了。

当李旦退位时,太平公主就已经输了一半,李隆基拥有皇帝的身份後,打击姑姑太平公主不要太轻松。做太子时是臣子,还得用计一步步谋略,当皇帝时,只要下一道诏书,谁敢不从?】

果然,李隆基七一二年八月登基不久,就有人说太平公主要谋反,请速诛杀。但没诛杀成功,事情泄露後,李旦震怒,李隆基流放了献计诛杀的手下。

此事一出,李旦终於反应过来了,脑子转过弯後又有点後悔了,在各方劝说下,李旦想要废帝,於是他下令让当皇帝的李隆基巡边。】

唐高宗时

两人的矛盾越来越深,李治看得紧张,心里不想儿孙厮杀,「就不能退下来吗?做个富贵闲人也好。」<="<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