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的太平常了,村長家條件不差,也不會太在意。
她這兩尺布雖然還做不成一件短袖,可的確良是這時期難得的布料,村里人的布票緊張,一家子到年底都不一定夠做一件衣服的。
所以她這禮送的就不算輕了。
村長對柳青青這種平時不上工,在村里沒少惹事的孩子很不喜歡。
看她進了屋,眉頭都皺到一起了。
「叔嬸,在家那。」
「景林家的,有事啊?」
柳青青把腋下的的確良拿給村長媳婦:「也沒啥事,前幾天我出事多虧了叔嬸幫著忙乎。」
「哎呦,那有啥的,景林可是你叔沒出五服的大侄子,都是一家人,應該的應該的。」村長媳婦不等自家男人說什麼,一把接過的確良。
村長眉頭皺的更緊了:「用不著拿東西,我也沒幹啥。」
村長媳婦手伸到他背後掐了他一把。
柳青青假裝沒看到倆人的互動,繼續說:「另外就是我想改改名,麻煩叔給我開個證明。」
「好好的改啥名。」村長不贊同,這都結婚的人了,淨整些沒用的。
柳青青抿了抿嘴,笑嘻嘻的往村長媳婦旁邊挨了挨:「嬸子你說,我這名起的不大好啊,多災多難的,改改能順遂點。」
村長媳婦附和:「可不咋地,行,這咋不行,快,去給丫頭開去。」
還想發表自己看法的村長,被媳婦催促著,也不再多說了。
介紹信的紙張不大,存根還占了五分之一。
姓名、日期、事項、介紹信號碼等等非常詳細。
公章蓋了兩處,一處在存根和正頁中間騎縫蓋,一處在正文下方。
又一次對這個時代特色有了深刻的意識。
第12章改名
柳青青早上六點出發,去大槐樹底下等牛車。
雖然坐牛車也不舒服,還是比腿著強。
桃山村往大隊去的牛車並不是天天有。
一個星期只會跑一趟,為了方便村民平時去供銷社換個雞蛋什麼的。
當然牛這麼金貴,肯定不能讓人白坐,坐一趟一個人得交一分錢,包來回。
柳青青上了牛車後,發現6續趕來的,大部分都是知青。
也是,秋收這麼兩天,幹活的人都不夠,村民想請假可不容易。
要不是柳青青受了傷,秋收的工她也是躲不了的。
但知青村長就不管了,幹活一個個都不咋地,愛干不干,反正分糧時候公事公辦。
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倒霉的命運牽絆。
她隨意一掃,就掃到了盯著她看的女主林餘墨。
總感覺女主想看透她,挪了挪屁股,離她遠著些。
她湊到趕牛車的宋老頭旁邊,笑眯眯的打招呼:「宋爺爺早上吃了沒?」
「吃了吃了,柳家丫頭這是要買啥去啊?」
柳青青呵呵的笑:「我娘讓我去買點鹽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