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创造一个角色的关键点是什么 > 1954年11月(第2页)

1954年11月(第2页)

我认识一名几乎全聋的演员。他学习用内心去倾听,观

众从未怀疑过他并不能真的听见。

刚刚着手工作时,不要让性格化把你带离五感。要真正看到,而不是表演看到。不要演,要做。

在生活中,观察与目睹相去甚远。目睹必须百分之一百地准确。观众可以通过我们看到没有展现在舞台上的事物。

永远给自己留出时间,对看到的事物做出反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先用你的眼光杀死一个人,然后再用匕首。你用眼睛可做的事比用言语更多。

在舞台上,如果你避开了对手的双眼,就没有机会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内心对话了。强烈的欲望和信念使你的眼睛可以洞察、期盼、等待。

如果你戴眼镜,还要为视力做些特别的功课。当你摘下眼镜,你可能只在确实看到时才使用你的双眼。要为你的眼睛在戴眼镜时所做的事专门储存记忆,等不戴眼镜时再动用这些记忆。即使没有眼镜你也要用双眼看到。很难,但不是做不到。

在家里进行视觉练习。看一幅画。把画放到一旁。回忆你在画中所见的细节。再次观看。翌日再次观看,看看你漏失了什么。如是练习一周。再就是早上打量一下你的房间。你会惊讶地发现,在这房间里生活了多年,你对它却谈不上了如指掌。

另一个练习:观看书中的一幅画,然后把画“投影”到墙上,把画框和画面都构建出来。不要仅仅是复现记忆,要真正“看

到”画。当你能够带着百分之一百的自信投影一幅画时,你会如布景艺术家—绘景师一般兴奋,即使你从未握过画笔。当你的注意力略显疲惫时,做些别的事情,否则你会开始在头脑中回忆那幅画,而非真正看到它。

在电影中,演员往往要看到或听到并非真实存在的事物——你必须将无作有。《爱情事件》中我目送爱孙离开的那场戏,我盯着看的“正走下山坡的孙儿”其实是一根顶着手帕的棍子。电影中这种做法比舞台上尤甚。没有五感的手段,你就会迷失方向。在广播中,如果你不把一切都在眼前视觉化,公众不过是听到台词而已;但是如果演员做到历历在目,公众就会心潮澎湃了。

留意你在现实生活中吃的食物,以应用于舞台。练习:拿来糖、奎宁和盐,找出味觉是在舌头的哪一处首先起反应。

你在舞台上吃到的食物跟剧本中所写的你在吃的东西,几乎从来都不是同一种。

在进餐时间要留心,找出使用餐具、品尝、闻味道、用手拿东西等意味着什么。我自己在研究《雨季来临》(TheRainsCame,1939)中的土邦王公之妻的角色时,向印度人请教了怎样用手吃饭,然后回家自己练习。他们还教了我怎样穿裹纱丽,以及穿着纱丽如何行动。

真实情感和表演情绪之间的差别就是,真实情感在你的

内心必须有个源头。如果你仅仅是扰动神经末梢那就另当别论了。表演情绪无须费力,但是观众通常会不为所动。如果演员的表演仅局限于外部,不但令人尴尬,而且毫无意义。

神经紧张既不是艺术也不是生活,而是一种对如何创造角色的错误认识。它之所以令人尴尬,是因为不真诚,拿思想和性格因素当借口也说不过去。当你饰演某个角色时,你本人就消失不见了。你在舞台上没有权利来感受你的感受。在扮演角色时,你必须抛开所有的羞耻心。有很多次,你必须化身为一个蠢人。

没有什么功夫是白费的。如果你渴望从角色中唤起特定的情感却未能做到,你的潜意识会记住这项任务,帮你完成它。过后,这些情感会在你最不抱期望的时候出现在另一个角色身上。如果你悉心研究了一个角色,却未能获得想要的结果,这不能算是徒劳无功。日后总会用得上。

在课堂上,你们有些人会隐藏自然的情感,展现出自认为合适的情感。如果你心中有某种情感冒出来,不要压抑回去。敞开自己。暂时做一个彻头彻尾的傻瓜,不要害怕。在这一阶段,允许过火的表演存在。这会给你勇气和力量来敞开自己。我邀请你们在课堂上做两三个星期的傻瓜。

依托你的情感,信任你的情感。然后我们——观众——会跟你分享它们。仅凭头脑无

法理解这一点。你们中依然有人在试图把情感仅从外部表现出来。彻底忘掉表演吧。当你整个身心都体验到情感是什么时,顿悟的光芒就会闪现,但在那之前,你的麻烦制造者(有意识的头脑)会令你痛苦不堪。你若是用咬文嚼字的方式来接近情感,那种“顿悟”永远不会到来。

不要害怕你的情感。如果没有内心依据,不要“做戏”。但是要让你内心的情感释放出来。

不要为你的脸庞和身体展现了什么而操心,只需去感受。如果你感受到了,观众有第六感,自能领会。如何表达不关你的事。你的任务是相信与享受。观众会把或真或假的情感统统放大。你不可能仅凭言语来说服他们,要拿出你内心的真实体验。不要担心——只要你有真实的、真正的情感,又有目标,甚至你的后背也能表达。

你用力过猛,情感就死了。你勉为其难,情感就消失了,留下的只是肌肉动作。

如果你借助外部手段,而不是让你对情境的反应自然地生成结果,你的表演难免会流于表面。不要一提到情感就紧张,肌肉紧张会抑制情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