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创造一个角色的关键点是什么 > 第六讲(第1页)

第六讲(第1页)

第六讲

看来我还得再讲一遍,把“方法”中的某个环节说清楚。从我听闻的消息和收到的你们所写的数封信件来判断,有些人的头脑似乎没有抓住要点。我不认为这应归咎于我的英语、我的措辞或我解释的方法,很可能是更深层的某些原因。在我看来,问题一目了然;你们没弄明白,我也不怪你们,因为这不可能在四五个月甚至就算六个月内做到。不管怎样,你们没弄明白为何及如何运用情感。

我之所以能看出来,是因为诸位的言论,例如有人说,我给你们讲的一切你们都知道。我不否认我没讲什么新内容。我说的是每个用心去演戏的演员都会告诉你的事,是你们能在杰斐逊、布斯、杜塞以及其他伟大演员的信件中找到的教诲。再说一遍,区别仅在于,知道和明白是一回事,践行和应用是另一回事。同理,我可以给你讲讲怎么做这张桌子,解释一下你需要做哪些事,但是你自己必须能够拿起木板,准确地锯开,截至合适的长度,把各部分拼接起来,等等。所以,你可能会说你理解了感觉的记忆,你会做桌子,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要跟你们实际地、小小地合作一回,来证明这一点。我要做的是某种我称之为“一分钟戏剧”的练习,其之于演员,就像一分钟速写之于画家。

在这些一分钟戏剧中,我不要求你们外部的性格化

,我不要求你们台词的文学性,我只要求情感的真实。我们做一分钟戏剧的惯例,是由我勾勒出情境——何种状况——然后每个演员都选择演一个人物,或者其他有助于把情境描绘得更清晰的事物;你们排练三四回,直到把形式确立下来。

我试着给你们规定情境。一艘邮轮在大海中失事。救生艇已经放下海,船员们忙着维持秩序,乘客们等待登上救生艇。然后来了一个女人,她似乎抱着一个襁褓,从一支队伍跑向另一支队伍,恳求人们让她插进去,因为艇少人多,她排不上号了。没人愿意这么做,但是最终另一个女人放弃了自己的位子,抱着襁褓的女人上了救生艇,小艇驶走了。甲板上有人对这个让出自己位置的女人说:“你以为那是个孩子?她救的是条狗。”

这就是规定情境。从演员的角度来说,我希望你们本色登场,只有两个演员除外,我想请他们扮演带狗的女人和揭穿真相的乘客。其他所有人的动作是找到你们的位置、找到你们的物品,各就各位,等着船员对你们说:“下一个——下一个……”你们要设法抢到前头去,为此不惜欺骗他人。情境的主干是尽快离开这个地方,你们的长期情绪是要逃出这里。这意味着情况万分紧急。在小片段中,你们可以随意设计;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用分心去管性格化,只需

要演出情境,做出我布置给你们的动作。

现在,我们来设定“导演”#pageNote#0的节拍(beat)。第一个节拍:戏剧开始了——所有人试着找出自己应在的位置。我们将有两艘救生艇和两支队伍。第一个节拍是恐慌的场景,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搜索舱壁上的公告,向船员打听,查看自己的船票。这是第一个节拍。

逐渐地,这个节拍建立了秩序,队伍成形了。随后是一个不耐烦的节拍,你们等着挨个登艇。等待的节拍。假设每支队伍中有一半人可以登上救生艇。此时发生了一个情况,某个人情绪更激动,从一支队伍跑向另一支队伍,请求他们让她上去,因为她排在队伍的末尾。结果她到处碰壁。这是一个长节拍。

下一个节拍是有人说,“好吧,我孤身一人,坐我的位子吧。”这将是第四个节拍。

然后是第五个,在众人嫉妒的目光中,抱着襁褓的女人上了救生艇。在下一个节拍中,有人意识到这个女人抱的不是孩子,而是一条狗,于是讲给大伙听。“她耍诈。那不是一个孩子,是一条狗——她救了自己的性命,还带上了狗。”然后是众人对这个带狗的女人的反应,比如你们对于她的欺诈行径做何感想。因为在这种大场面里我们看重的是群戏,而不是个别人的表演,所以不仅是那个上当受骗的女人,其他人也在表达自己

对那个女人的看法。本剧至此结束。

现在,让我们依次复述一下主要的节拍。第一拍:恐慌——寻找;最后确定了次序。第二拍:不耐烦——等待;要花时间。第三拍:女人东奔西跑,情绪比其他人更激动,要找一个位置。所有人都拒绝了她。第四拍:有人对这个女人说:“我孤身一人,我让位。”女人登上救生艇。第五拍:有人发现了实情,说这个女人抱的是一条狗。第六拍:所有人对这一事件的反应。

我不关心细节,只要有大纲就可以。这一侧排一队,另一侧排一队;一两个船员站在近旁。把你关于感觉的记忆的认识全部实践到情境之中。不要坐下来写剧本,试着在规定情境中记住自己的角色——你有何举动,有何感受,说了什么。然后去做。

(一半学生着手呈现这个情境。)

现在你们瞧,整个情况就是这样:你们给出的表演是有毛病的。这不是艺术。这是泛泛的紧张。这一套谁都能玩儿,心里想着“我绝望了”,然后凭着体力往下演。你们的心灵呢?我一点儿都瞧不见。我看到了紧张。我听到了尖叫。你们酝酿的情感呢?

举例来说,如果我自己来演,我首先想的是——恐慌开始的那一刻。我不会上来就一声尖叫,因为这表明头脑或心灵其实空空如也。我首先要弄明白出了什么事。我要过去亲眼看看,然后有一瞬

间我意识到船在下沉。此时我不知所措。当你落入陷阱时,当你惊慌失措时,难免会这样。继而我做出了决定。这取决于我是什么人,我要采取什么动作。然后我着手行动。接着我只会发现我唯一想随身带走的物品是什么,有那么一刻,我一心只想着希望带走的物品或者偕行的人,而没有考虑自己如何逃离沉船——我自身的安全问题。我会想一想如何拯救这个人或这些物品,还是用动作来表现。我在队伍里排上了位置,就算是排在第六位吧,我看着前面的人依次下船登艇。他们干吗不走快点儿?或许我可以凑得更近些。所有人都盯着前面,但是歇斯底里症还没有发作,人们只有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歇斯底里地闹起来——在此之前不会的。你一直都能控制住自己,然后你转向下一个问题。这意味着你要运用你的想象力、你的感觉的记忆。你要把它作为整体中的一部分来应用。我不知道有没有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不过你们是否明白,一头扎进无意识的动作和艺术性的层层推进之间的区别呢?

(另一半学生做同一个练习。)

从这一角度来说,你随后要做的是发挥想象力。或许你心想:“我要安安静静地站在墙边。”但这是舞台,你要做的必须高于生活,必须更具表现力。如果你心想,“我必须冲过去找我的女儿”,你

不必真跑过去寻找离你三步之遥的女儿。你设计了情境,当你找到她时,或许她已在救生艇里了。瞧,你的想象力会帮助你一步步地构架你的动作,但是,只有你从第一句台词开始就做足了准备,能从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时,想象力才有权存在。第一句台词是重中之重。正如我们在《红字》中看到的,台词是举足轻重的第一个小段的结果,如果演员会构建情境的话,这个小段虽说没有台词,却比台词本身更重要。台词仅仅是结果,丁梅斯代尔不知道海丝特是否会说出他就是孩子的父亲,因此这一刻才是紧要关头。随后说出的台词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这就是第一个节拍,此时你得知消息,思忖该怎么做。如果你在第一个节拍戏不对路,你就找不到自己了;你仅仅是“掠过”,脚下没有任何根基。然而,如果你觉得第一个节拍有点儿沉重,就像一个大引擎在启动,但方向是正确的,那你就能把握住大局了。

另一件事则是情感:如果情感未经训练,如果情感不像摔跤手或者拳击手的肌肉一样得力,你就无法带着它们演戏。没必要太花工夫,一天五分钟,当你走在街上或者搭乘地铁时,当你跟人会面时——你命令自己调动情感,并且做到招之即来,这样你才能随时待命——没有演不了的角色。

现在,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欢迎提问。有什么是你还没听懂的吗?

(学生提问。)

○要获得准确的情绪,不需要再多花些时间吗?

●这种事需要的时间不像构建戏剧场面所需的那么多。只要有一霎那找准了感觉,就没问题了。我们可以用好些情绪来因应无数的性格化、无数的情境。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主题、俗不可耐的情境,你也可以演出内涵来。无论情境如何,只要你捕捉到正确的情绪,移植入情境中,就能完成演员分内的工作。演员的难题就在于他虽然心里明白——毕竟,也没什么可费解的——但是轮到他去创造时,除非他知道该拿自己怎么办,否则他还是会茫然不知所措。

下一周我想看到你们全体准备好的作业,不用搞重头戏。我不想看戏剧,只想看简单的练习。我还会当场给你们布置别的练习。从周一开始,每天5点做练习。每组五六个人,把你们准备好的作业演给我看,这样我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跟你们熟识起来。允许你们说台词,但最好全是动作,这样我才能知道你们在做什么,你们怎么把情感和形体应用于动作。你们会有二十分钟的练习时间。

还有一件事——我想听听你们的声音,所以如果你们有备而来,可以朗诵给我听。不必太长,十句或十五句台词足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