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你这一番自苦,你是让母亲难受啊。」高家夫人说道。
「……」话至此,高家夫人哭了,没哭出声,只是默默的落泪。
瞧着母亲落泪,高暻心如刀割。他是世家子,他懂得母亲的话中深意。表哥不止是表哥,表哥是天子。嫡亲姐姐做了娘娘,亦不过是皇家妾。
高暻伸出手,他替母亲擦了泪。他说道:「母亲,您莫担心了。儿往後会好好的。」
好好的熬日子,怎麽过活,都是过活。在高暻想来,他这等短寿之人在活着的时候能不替家族招灾,不替宫廷里的嫡亲姐姐招了麻烦,便如此吧。
奈何这般想着时,高暻的脑海时又浮现一个熟悉的身影。
高暻想,他要负了万姐姐。想着时,高暻觉得心好疼,真疼。
高家夫人听着儿子的宽慰话语,她说道:「在府里闷着,不出门哪成。二郎,等你病好了,要不,你去城外的庄子散散心,亦或去寺庙里拜一拜。」
「听一听讲经,许就是……」高家夫人说到这儿时。
高暻强行挤了笑容,说道:「母亲说的对,儿病好了後,就多去拜一拜神仙们。」
隆景十八年,这一年,隆暻这一个年号到头。
帝王驾崩,天下大事。对於宫廷内苑的宫人们一样。
东宫,许多的宫人挺开心。毕竟太子登基做新君。对於这些攀附上富贵的人而言,新君上位,他们也能沾着光彩。
帝王守孝,哪怕是新君,亦是以日替月。
新君,或者说给先帝守灵後,李子彻点中了新的年号:宏治。
新君上位,李子彻头一件事情就是圆满了先帝的身後事宜。尔後,才是参加了新君的正式登基大典。
当然,这些很重要。在这些之外,新君还要奉母后为皇太后,册嫡妻为皇后。
寿康宫,长乐殿。
高太后瞧着皇后领着儿子的嫔妃们来请安。对此,高太后挺能适应。
哪怕做了寡妇,可亲儿子成为新天子。对於高太后而言,她不会觉得不适应。
「免。」高太后对於这一众的儿媳们,她瞧着还顺眼。
特别是贾皇后丶高贵妃丶杨惠妃,这三人是高太后最关注的,对三人,高太后都是关切一二。
贾皇后是高太后的正紧儿媳,如今也要掌管宫廷内苑的宫务。对於这一位正牌子儿媳妇,高太后的态度就是亲近之外,也是慈爱的态度。
至於高贵妃,这一位是高太后的嫡亲侄女,高太后当然更偏爱一二。
关心过贾皇后以及贾皇后生的二皇子,高太后又关心过高贵妃这一位亲侄女。
高太后的目光落在杨惠妃身上。她说道:「大皇子的年岁小,惠妃,你是他生母,你得多用心些。莫要大意了,大皇子这年岁最得仔细精心些。」
「臣妾全听皇太后娘娘的叮嘱。」杨惠妃笑道:「皇儿有皇太后您这一位皇祖母的关心,他一定平平安安。」
「嗯,便如此,你用心,哀家也宽省。」高太后又叮嘱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