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尴尬的当然还是黄昀。他站在台上,迎着鲁教授疑问的目光,「呃」了好几声,也没想出怎麽解释,不由得朝罗州投去求助的目光,大约是想请他帮忙查一查,然後写在纸上举给自己看。
结果罗州完全没读懂他的眼神,反而睁大眼睛回望过去。
黄昀在心里狂翻一个巨大的白眼,只能清清嗓子,硬着头皮说:「这个我没有推算过,因为目前只是写可研,还没有到真正做试验的时候,後期我会——」
「这样吧。」鲁教授说,「可研里面的这一部分,你再完善一下,下次再重新来给我说一说。」
黄昀不敢反驳,连忙答应了。
下面的其他人也松了一口气。
鲁教授为人虽然和善风趣,但是在对待学术上相当严谨,对学生们的科研也抓的很严。
以往周会上,汇报的学生最怕的就是被鲁教授当场发问而答不出来,现在鲁教授松口让他下去再补充,至少是给了缓刑的馀地。
紧接着汇报的是罗州和沈川,他们两个人PPT上的内容不多,但在一开始便向鲁教授说明,主要是集中在装置上,鲁教授表示理解。
很快到了夏时阮。
他是最後一个汇报的,时间已经到了接近十二点,下面已有不少人昏昏欲睡,或是饥饿难挡,只想早点结束赶紧去吃饭。
但当夏时阮拿着笔记本走上去时,会议室内不约而同的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他。
作为实验室里唯一一个Beta,夏时阮对於这种注视早已见怪不怪。
夏时阮打开PPT,移动了一下滑鼠,准备开始汇报。
PPT依然是典型的夏时阮的风格,很简洁,没什麽多馀的装饰,也没有大段的陈述性的文字,基本上只是每一页放了几幅图,以及一行简单的示意性文字。
这意味着全程都需要夏时阮自行讲解。
会这样做PPT的人,要麽纯粹是为了偷懒,要麽就是对自己足够有自信。夏时阮显然不是前者。
夏时阮在讲的时候,运用的术语都很简单明了,是清晰到研一新生都能听明白的程度。
渐渐的,後排打瞌睡的人也坐直了身子,开始认真听他汇报。
汇报进行到第五分钟,鲁教授说:「打断一下。小夏,你把刚刚说的求解过程在白板上演示一遍。」
夏时阮依样照做。
随着雷射笔在白板上写出一行行公式,台下有轻微的讨论声重新响了起来。
只要是认真听了汇报的人都已经发现,夏时阮所演算的内容里,恰好就包含刚才黄昀被问到的那一部分。
也仅仅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因为夏时阮所计算的东西比黄昀要精细丶复杂的多,而这样繁杂的公式,他竟然一点都没有翻书,而是纯靠记忆写了下来,连小数点都一个不差。
两厢对比,实在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