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低头看了一眼手中那一叠崭新的钞票,脸上露出了半信半疑的神色。
他犹豫再三,心中暗自权衡着利弊得失。
过了好一会儿,或许是金钱的诱惑最终战胜了职业操守,又或者是郁大海诚恳的态度打动了他,这名保安终于缓缓松开了紧握着警棍的手,侧身让出一条通道,示意他们可以通过。
两人如同猫一般轻盈而谨慎地靠近着,每迈出一小步,都仿佛踩在了棉花之上,生怕出一丝声响惊动到目标人物。
终于,当距离足够近时,那女子的谈话声犹如涓涓细流般传入他们耳中,且愈清晰起来。
只听那女子说道:“杜希迎最近可是忙得焦头烂额啊!”
“她居然要去参加那个神秘兮兮的地下古董拍卖会呢。”
“不过,听说这种拍卖会可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还需要一大笔钱来做入场资格呢。”
“所以呀,她现在正四处筹钱呢!”
听到这话,郁大海和谢方宁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这可是个重大线索。
郁大海不动声色地拿出手机,偷偷拍下了那女子的照片,准备回去仔细比对是不是邓珊珊。
随后,两人慢慢退了出去。
刚走出会所,谢方宁就迫不及待地说:“看来我们得调查一下这个地下古董拍卖会了。如果杜希迎要去,肯定有猫腻。”
郁大海点点头,“没错,不过这种地下拍卖会必然隐藏很深,而且背后势力不容小觑。”
他们回到宾馆后,迅利用各种资源查找关于这个地下古董拍卖会的消息。
经过一番艰难搜索,终于现一些端倪。原来这个拍卖会,背后涉及到一个庞大的文物走私团伙。
郁大海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渎职案这么简单了。
他向检察长汇报后,检察长决定扩大专案组规模。
郁大海深知前方危险重重,但他毫不退缩,因为他相信只要秉持自己内心的信念,不管多复杂的局面都能破解。
他和谢方宁开始制定新的调查计划,决心揭开这背后的层层黑幕。
闻此消息,郁大海心头不禁一震,但很快便被一股难以抑制的喜悦所淹没。
他深知,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信息实则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因为它预示着他们追寻杜希迎下落的道路已然曙光初现,距离揭开谜底又迈进了关键的一步。
此时,郁大海与谢方宁迅交换了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
那一瞬间,无需言语交流,彼此便能从对方的目光中读懂心思。
紧接着,他们宛如幽灵一般悄然转身,以同样轻缓的步伐,离开了这座奢华的会所,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待安全返回下榻的宾馆之后,两人顾不上休息片刻,立刻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当中——制定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凭借着与当地公安部门长期以来建立起的良好合作关系,他们顺利获取了一系列珍贵的情报资料。
其中不仅包含了长途汽车客运中心附近各个路段的实时监控录像,更有邓珊珊的详尽通信记录。
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两人不敢有丝毫懈怠,全神贯注地对其展开深入分析和研究。
经过一番抽丝剥茧般的梳理整合,一份周密详实的蹲守计划逐渐浮出水面。
这份计划涵盖了蹲守行动的方方面面,从具体的时间安排到精确的地点选择;从二人明确的任务分工再到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突状况,所预先拟定好的应急预案等等,可以说是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为了确保行动的顺利进行,他们还特意选择了一个既能隐蔽自己,又能有效监视目标区域的最佳蹲守位置。
在确定好具体的工作计划后,郁大海和谢方宁深知这次任务,可能需要长时间的蹲守,因此他们互相鼓励,提醒对方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大意,必须保持高度的耐心和专注力。
关注目标区域的动静,不能有丝毫的松懈,避免因疲劳或分心,而错过对嫌疑人出现的关键时刻。
郁大海和谢方宁做好充分预判分工后,天天仔细观察,目标区域内的人员和车辆情况,通过杜希迎的外貌特征、行为举止等判断是否是目标人物。
最让他们紧张的是,嫌疑人可能逃跑的路线和藏身之所,以便在抓捕时能够采取行动。
然而,连续蹲守了三天三夜,杜希迎依然毫无踪迹。
谢方宁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焦虑,额头上也渐渐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不停地在原地踱步,眉头紧蹙,眼神中透露出不安与担忧。“难道真的是消息有误吗?我们已经在这里等了这么久……”他喃喃自语道。
一旁的郁大海见状,连忙伸手轻轻地拍了拍谢方宁的肩膀,宽慰地说道:“别着急,咱们再耐心等等看,说不定马上就会有新的现呢。”
尽管如此,谢方宁心中的疑虑却并未因此而减轻分毫。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在第六天傍晚时分,一抹黑影如幽灵般悄然出现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