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红楼梦同人)林家子的青云路[红楼 > 第347章(第1页)

第347章(第1页)

变得便利之处的地方不单单如此,还有迎春觉得十分好用的雨鞋。

就算不是下雨天,用这个胶做鞋底,也有一番好处。

要说起来,出门的马车能被改造得那麽舒适,也少不了这橡胶的用处,不过因为这橡胶的产量还很稀少,价格十分昂贵,不是大富大贵之家还用不上这般的稀罕物,迎春本来也是买不起的,要等一些年,等那些蜂涌去南边圈地种橡胶树的贵人们种的橡胶可以产出了,她家才能用得起,但她和林家有亲,林家给她送了一份,所以他们家早早就用上了。

除此之外,在京城中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全了,不管是天南还是海北,都能在京城见到,有些东西的价格也越来越实惠了,至於原因,迎春想了想,主要还是路况改善了以後周边更多百姓愿意费工夫丶费时间把东西送到京城来售卖了,成本减少了,售价也随之降低。

就拿迎春自己来说,她的嫁妆里有个小庄子,距离京城有点远,以前为了方便,都是就近卖出去,但如今拉到京城来费不了多大功夫,还能多卖点银子,那自然就要走这一趟了。

就近的是这样,更远的人就是各地的商队了,他们来往京城的频率都高了许多,尤其最近打通了一条往西方蔓延的水泥路之後,京城中胡商越发常见了。

而迎春和黛玉闲聊的时候听她说,以後京城会有越来越多南边的丶海外的稀罕物,因为这几年造船的数量年年都在增长,供不应求。

这些船有的是官府的,有的是海商的。

不管它们的所有者是谁,都少不了要把东西送一些到京城来。

现在有实力的人家多多少少都在出海方面掺和了一脚,就连她嫁的陈家也是,他们自己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独立组建商队,就和别人一起合夥入股。

他们家的本钱比较少,所以出海的路线选择的也比较稳妥,就在南边就近的岛屿上往返做生意,把南边海岸丶海岛上的好东西回来,因着这个缘故,迎春现在手里攒了不少好木料,就是备着给孩子打家具丶打嫁妆用的。

从海外大批量往回运的,不单单有木材丶香料等,还有白银,说是在海外发现了银矿,为此还出动了水军「小打小闹」了几场,才顺利拿下。

不得不说,这些银矿加快了大家积极参与到出海这一个有风险的投资的步伐,谁能对白花花的银子有抵抗力?

再是不屑提起铜臭味的文人,也是口是心非的。

陈家家资普通,投的少,荣国府那边投的多,荣国府的底子到底还是厚的,回报也十分喜人。

不,早就不能说荣国府了,老太太去了以後就是将军府了,只是迎春时不时还是会把荣国府几字脱口而出。

将军府主要做的是布料生意。

贾家的根基在金陵,虽然金陵那边的族人被狠狠收拾过,元气大伤,却还是金陵的大族,而江南特产少不得要说到丝绸布料。

现在布的价格年年下跌,而这些布料之所以卖不上价格,是因为她表哥组建的格物院里改造出来的织布机,这改进後的织布机效率骤然提升,自那之後,普通的棉布等价格就开始下跌,这一下跌,虽然说一开始是减少了一些以此为生的百姓的收入,但效率提上去後,量上来了,还能出口海外,他们的收入也上来了,普通老百姓的穿着条件也得以改善。

不知道後世会如何评价她这个表哥?

迎春想,以他正当壮年的岁数,只要他晚年没有昏头,继续稳扎稳打,若干年後,多半就是一名千古流芳的人物了。

修路丶改善民生丶引进粮种……这些还不值得史书专门为他开一页吗?

但也不是没有碍眼的存在,南安郡王府致力於在每一次表哥出头的时候挑刺,表哥不知道是出於什麽考虑,一直大度的没有针对南安郡王府做些什麽,心胸开阔,让人十分佩服。

如果她这话问到了林烨跟前,林烨就要笑了,什麽心胸开阔?

他没有这个特质。只是他不可能让朝堂中只有一个声音,他要是想死的早点可以这样做,但他还想长命百岁,所以要留下反对的声音,而这一幕也是皇上乐见的,南安郡王府自从没有了兵权以後,又没有什麽出息的子弟扭转乾坤,每一年都在倒退。

越是倒退,在朝堂中对着林烨跳的就越厉害,面对这样一个奈何不得自己,跳得高,能帮他分担火力的存在,林烨不会下狠手让他们消失。

南安郡王府的衰落大家肉眼可见,他慢慢的钝刀子割肉就好,等差不多了,就有新人上来了。

林如海对此也是赞同的,他在儿子刚去户部的时候还担心儿子激进,聊过一次後他就彻底放心了,也递交了致仕的摺子。

他挑选的时机比较妙,正是儿子刚当上户部尚书的时候,第一次皇上不允,打回来了,挽留。

林如海又连着上了第二次丶第三次。

这也是大家的默契了,一般情况下都是连上三次,表示一番皇上的依依不舍,要是一递交辞呈皇上直接答应了,那就说明皇上对这人有意见了,所以在第三次之後,加封了虚衔的林如海就退下来了。

他退回来没多久,儿子就进了内阁。

儿子越发忙碌,林如海就开始在家含饴弄孙,儿子忙成这样是不能对孙子的功课面面俱到了,正好他来接上,他大孙子这般聪慧,颇有乃父之风,可不能耽误了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