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很快跑偏,似乎阮雾这个名字也不过一支烟的时间被提及,带来的新鲜感也不过几分种而已。
季司音起身欲去厨房招呼晚餐时,突然被陈疆册叫住。
他眼梢轻佻,不急不缓道:“方便加个微信吗?”
季司音半疑半惑地加了微信。
微信加上,她却没走,而是在原地停留了会儿。
室外的桃花簌簌下落,沾染着雨水的花瓣紧贴着落地窗,江南夜枕雾,依稀窥春山。
灯火明灭间,她听见陈疆册说:“你有阮雾的微信吧。”
理应是疑问句,可他不管是语气还是内容,都是确凿的肯定句。
季司音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果然。
-
收到好友申请时,阮雾已经踏上了去往南城的高铁。
微信添加好友,如若是好友推荐,即会说明是谁推荐的。
阮雾看见是季司音将自己的微信分享给旁人,原本想问季司音,这人是谁,视线下移,注意到好友申请栏里的一行小字。
陈疆册。
原来他的名字是这三个字。
陈疆册的朋友圈干净简单。
空空荡荡的,什么内容都没有。
半小时的车程很快结束,高铁广播响起乘务员的到站提醒:“……前方到站南城南站……”
阮雾无心再看陈疆册的朋友圈,将手机熄屏,塞进包里。而后起身,离开座位,随着人流,排队下高铁。
下了高铁,又转乘地铁。夜晚高峰期,阮雾挤入沙丁鱼罐头般的地铁里。
手机接连震动几声,她一手拉住扶手杆,另一只手狼狈又艰难地拿过手机。
是导师发来的消息,问她论文什么时候交。
也应当是导师发来的消息,可她心里有种纷杂潮声暗涌的慌乱。
她给季司音发了消息,直到半夜她写完论文,季司音都没有回复。
一夜狂风骤雨,宿舍楼外的紫云樱花零落成泥,一汪春水聆闻旧日蝶梦。
阮雾今天课多,研究生的课,本科生的课。
她在南大读研一,算得上冷门的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然而导师要求严苛,时常召开组会、大小论文无数。她平时除了上自己的课,还得替导师上人文学院本科生的公共基础课。
如此忙了几天,周五下午,午睡醒来,窗外已是黄昏欲颓。
手机那端的人像是掐准了时间,这个时候给她打电话。
来电人是没有回她消息的季司音:“在忙吗?”
阮雾打了个哈欠,嗓音惺忪:“刚睡醒。”
季司音:“我问你个事儿。”
阮雾:“什么事儿?”
喉咙似含沙砾般干哑,她起身倒水喝,为方便倒水,她打开免提。
随后便听见季司音刻意压低的声线,伴随着浓烈的八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