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序收回视线点头,应是:“好的,无善大师和无慧大师是同一辈吗?”
他曾经在京市房产局见过无慧大师一面,看起来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为人却温和慈善。无善大师与无慧大师同辈他有些无法想象眉毛雪白的大师坐在五彩斑斓的女武神上飙车。
江时融看穿了他的想法,失笑说:“是同辈但无善大师还很年轻,他人就像他的法号,你见到他就知道了。”
“原来如此。”谈序就说,要是七老八十,就算大师敢飙车,徒子徒孙也会拦着吧。
他们说话间,那头终于哄好了白芷月,易居巡抱着眼睛红红,还打着哈欠的白芷月过来。
白涵书有些憔悴,但不减清丽。
白芷月用小拳头揉着眼睛,含糊地叫人:“江叔叔好、谈叔叔好。”
李卓倾跟在后面,手上拎着一个包,里面大概是白芷月的水杯和一些婴幼儿用品。
一行人走进寺庙。
谈序原本以为这么偏僻的寺庙,他们又来得那么早,庙里应该很冷清,但走进寺庙却看到不少前来上香的人。
有不少寺庙的僧人,还有些穿着奇装异服的香客,也有穿着考究,面色或憔悴或焦急的香客。
说不上人流如织,香火鼎盛,也还算不错。
谈序一行人以江时融为首,一迈进寺庙大门,就有小沙弥上前来打招呼。
那是一个只有江时融一半高的小沙弥,长得白净乖巧,眉心中间一点红,剃了头但头上还没有戒疤。
小沙弥年纪虽小,却眼神沉静,面容严肃,行了个合十礼之后,对众人说:“施主们,请跟我来。”
本来还在易居巡怀中待得好好的白芷月,突然见一个跟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小沙弥,眼睛一亮,扭着身体就要从易居巡怀里下来。
易居巡一时不备,差点让她摔下去,背后顿时出了点虚汗,连声道:“祖宗哎,别乱动,不然小心脸着地摔下去!”
白芷月顿时老实了些,对易居巡说:“易叔叔,我想下去!”
易居巡乐得不用抱小孩儿,闻言立刻将白芷月放下。
白芷月在国外长大,从小就是大大方方、善于社交、多才多艺的自信小女孩,这会儿噌噌两步跑到小沙弥身边,拿出交朋友的架势和小沙弥打招呼:“你好,我叫白芷月,你叫什么?”
小沙弥脚步微顿,双手合十和白芷月行了个合十礼才回答道:“这位施主,小僧法号悟隐。”
说罢继续往前走。
谈序看这个小大人觉得有趣,有些小孩因为成长环境或者大人刻意培养,会表现出一种早熟,但其心性还是孩子。
这小孩却是天生早慧,小小年纪便拥有超过大人的稳定情绪,这会儿白芷月对他好奇得紧,不停缠着他问东问西,还主动分享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悟隐却一直不紧不慢,选择性简略和白芷月交流,并不让白芷月觉得被冷落。
谈序移开视线,不动声色地打量四周。
灵隐寺非常大众,谈序也听过不止一次,但这是他第一次来这个寺庙,以往江时融会来,但都是在年后几天跟着江家直系一起。
这个寺庙近年应该翻修过,他观之出入的多有富贵人家,自然不缺钱装修,但看起来却清幽古朴,入眼屋舍与花草之间,竟能让谈序这样对佛理毫无涉猎的人感觉到禅意。
谈序是个商人的助理,很擅长透过表面看本质,一眼就看出来,这寺庙翻新的设计费肯定不菲,越州瓦、酸枝木,昆明的兰花和太湖的山石。
尤其是这太湖的山石,应该有些年头,上面的青苔和蕨类被整理过,为这嶙峋的山石添了两分生机。
本来他们一进庙门应是在前殿,悟隐带着他们左拐右拐,便行至后殿,这边香客骤减,装修也不如前殿讲究,倒真有了两分山林古寺的萧瑟。
悟隐带他们走到一扇门前,直径推开门。随着大门敞开,谈序便又看见那有过一面之缘的无慧大师。
也是这座灵隐寺现任住持。
门外看着不显,打开门却见殿内宽阔,无慧大师坐在古旧的铜身佛像前念经,听见身后开门声毫无波动。
悟隐打开门后便垂首站在一旁,江时融几人也没有说话,只有年纪小,还看不懂氛围的白芷月对着念经的背影好奇,喊了声:“爷爷好!”
一般这种情况,被叫到的人都会转过身响应,但这个光头的爷爷却没有反应,反而白涵书立马蹲下身拉了拉白芷月,食指抵在嘴唇上做了个嘘的手势。
白芷月立马用双手捂住自己的嘴,看了看妈妈又看了看自己的新朋友,安静垂首的悟隐。
过了大概两分钟,无慧大师念完了这段经,缓缓起身回首,和众人行合十礼。
众人也回礼,白芷月看大家都这样做,懵懂着也学着行了个不标准的合十礼。
悟隐看了她好几眼,似乎是想纠正她,但终究什么都没说。
无慧收起礼,笑着和来客打招呼:“江施主、易施主、李施主别来无恙,两位新施主,还有这位小施主也好。”
众人和无慧大师见礼,白芷月又响亮地喊了声:“爷爷好!”
她觉得刚才那声这个爷爷可能没听见,头发白白的老人家很多听力都不太好,虽然这个老爷爷没有头发,但是他的眉毛已经全白了。
无慧听见这清脆响亮的声音,又单独和白芷月行了个合十礼,笑着低头说:“小施主好啊。”
江时融和无慧寒暄两句,一行人便到庭院内的石桌上交谈,无慧问了白涵书白芷月梦魇的情况,又仔细看了看白芷月,笑着说没什么大碍,去侧殿听僧弥们念念经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