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整整十个月,东宫终于修葺一新。
澜意与慕琛便搬进了东宫。
不过,在这之前,她与慕琛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那个地方名为——乌兰国。
澜意总觉得蓉吉还活在世上。
慕琛并不抱有希望。换句话说,他自出身起就没有见过亲生母亲,对亲生母亲的感情不是很深。可以说,是一种执念。
这是澜意提出的建议,他不想让她伤心难过,就答应了此事。
如若找不到她,他也不会气馁,就当是陪澜意在乌兰国游玩,欣赏乌兰风光吧。
一路上,澜意看着那些黄皮肤卷头发蓝眼睛,戴手环脚环的行人,总是充满了好奇,笑着摇晃慕琛的手臂,示意慕琛看过去。
慕琛从不扫澜意的兴,乖乖看过去,时不时说些赞美之词。
某日黄昏后,二人走到了一片草地之上,看着不少乌兰百姓围在一处。
澜意牵着慕琛的手,好奇地问:“这是在做什么呀?”
那些乌兰人听不懂中原话,皆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她。
旁边的乌兰人也顺势看了过去,一个懂中原话的乌兰女人走了过来,笑嘻嘻地问:“你们是大荣人?”
澜意忙不迭点头,“对,你会中原话?”
乌兰女人嘿嘿一笑,“我原先是不会的,多亏蓉吉阿姑教我,我才能说出一口流利的中原话。”
澜意怔了怔,下意识看向身旁的慕琛。
慕琛瞳孔微微张大,有着泛红的迹象,眼珠不停晃动,嘴唇张张合合说不出一句完整话来。
“那么你说的这位蓉吉阿姑在哪里呢?”澜意回过神来问。
“在那里呀。”乌兰女人侧着身子,指了指伴随夕阳而舞的女子,颇为得意地说:“她就是蓉吉阿姑,我们乌兰国最美艳的女子。”
蓉吉此刻正转过身来舞动,抬手抚弄面纱,一眼便注意到那为身长玉立的少年郎。
她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以及她心里的那个人。
只一个眼神,她就知道,他是她用生命孕育出来的人。
许多年后,蓉吉还记得那个午后,常常跟自己唯一的孙女初晓说起。
初晓已经十五岁,是个小机灵头,不喜拘束,隔三差五出宫去找祖母,听祖母说起往事。
但这一件事,初晓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啦!
她捂住耳朵,噘嘴问:“祖母,您能不讲这事了吗?”
坐在太师椅上的蓉吉摇了摇头,她虽变得苍老不少,但岁月从不在她脸上留下痕迹,泪痣之上的眼睛洋溢着笑意,说:“不行,你要是不想听,我就命人进宫去,告诉阿琛和澜意你在我这里,让他们把你揪回去!”
“不要啊!”初晓痛苦嚎叫,“我才不想回宫去,我想像三姑母一样,追求自己喜欢的少年郎。三姑母当年,为了追到我沈家舅舅,都追到淮安去了!我也要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