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六位帝皇wan > 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不假年(第4页)

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不假年(第4页)

周太祖即位当天就下诏,凡仓场、库务的掌纳官吏,不许收受“斗余、称耗”。

这是将在规定的名目外,另立名目巧取民脂民膏的做法全部取缔。

以前规定的进贡“羡余”制度,全部作废。

“增羡入之数,收倍出之赋。”。

羡余”也即“盈余”。

是对地方官考核的指标之一。

朝廷经营有预算,年底核算时都差不多用光。

但地方官员在收租赋时,往往会超预算榨取,这就是“羡余”“盈余”

地方官员再用这部分“羡余”上供皇帝,以求嘉奖。

往往是“绢百万匹”的献给朝廷,而且还源源不断。

周太祖的诏令点醒了他。

这些表面上是“吃盈余”,奉献给朝廷,为朝廷节约支出、增加收入,应该称之为爱国之举。

但实际上是害民之举,最后是加倍收租又克扣颁给。

而周世宗的办法更让他明白了,什么叫不加赋也能让百姓得安生,国家有盈利。

“他若不早亡……”

一旁赵匡义接了一句。

“当得汉高祖。”

……

大明。

“周世宗,可谓明矣!”

朱元璋带着几分佩服之意。

周世宗的态度再明确不过,他绝不允许让少数人牺牲多数人的利益享福,无论他们的口号多么响亮!

在少数衣冠楚楚的达官权贵与衣衫褴褛的穷苦百姓间,周世宗毫不犹豫的站在穷人中间!

“朕……”

朱元璋心情激荡之下差点下令有样学样。

但出逃的理智再次回来了。

时代不同,不能硬融。

五代之时,孔家不算什么,甚至文人也不算什么。

周世宗有底气这么做。

毕竟没有世宗给你们文人撑腰,你们还在五代武夫手里欲仙欲死呢。

但现在不行了……

朱元璋脸色阴晴不定起来。

再看看……再看看……

老朱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若后世大明文人有两宋的苗头。

说不准咱还真得断断它的根儿!

……

【公元956年,周世宗第一次亲征淮南,长江以北多数州县为后周所有,但未能攻下南唐重镇寿州。为与南唐水军抗衡,周世宗迅速制造战舰、创建水军。】

【公元957年春,再次出征南唐,后周水军突入淮河,周世宗乘夜渡淮进军寿州。在水陆攻击下,寿州投降。】

【同年秋,第三次出征淮南,连续攻取濠、泗、楚、扬等州,彻底摧毁南唐水军。】

【公元958年,南唐割江淮间十四州六十县向后周求和。】

【公元959年,周世宗亲自统军北伐。】

【四月十七日,后周大军到达沧州,辽刺史王洪首先举城投降北伐,军队从沧州直奔辽境,辽军很多守将归降。】

【四十二天内,兵不血刃,收复益津、瓦桥、淤口三关,宁、莫、瀛三州和十七县。】

【五月二日,正当周世宗准备继续攻取幽州之际,其突然生病。】

【五月三十日,周世宗率军回到汴梁休养。解除张永德殿前都点检职务,命赵匡胤接任。封长子柴宗训为梁王】

【公元959年六月十九日,于开封万岁殿病逝,终年三十九岁。谥号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

【其子柴宗训继位,年七岁,由柴宗训生母之妹符太后听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