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我夫郎是恶毒男配端瑜 端瑜笔趣阁 > 第73章(第1页)

第73章(第1页)

生意谈好了,还要请范平去吃顿饭。郑山辞把他带到了郑家食肆,订的包厢,让掌柜的把招牌菜都上好。

范平来这一趟基本上把身上的银子都花个干净了。买了一库房的药材花了他六百两银子,辣酱算做添头,花了差不多四十两,现今他是捉襟见肘了。

郑家食肆的招牌菜,红烧狮子头、山煮羊肉、闲笋煮鹅、煎羊白肠。喝的汤是桂花汤,清清淡淡的喝着很舒服,范平走了那么多地方,也尝了不少美食,这次是在新奉县也尝到了美食。以前他来新奉县做生意,要是不跟其他的商人一块吃饭,他宁愿去新奉县的小摊上吃一碗馄饨或者吃一笼包子,新奉县酒楼的味道不怎么样,这些小吃跟面食做得很好吃,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在其中。要不是他们仅有一家,又不肯离开新奉县,范平都想招了他们回宅子里做厨师。

不过这般远着也好。等吃腻了,又没兴趣了。偶尔来新奉县的时候尝尝,就是极好的。

范平这次在一家食肆竟然尝到了之前从未尝到的味道,舌尖都要融化了,他喝了一口桂花汤,心中舒爽。这红烧狮子头的汁水都要喷出来了,鹅肉里面嫩嫩的,若是喜欢清淡的就这般送进口中,便说唇齿留香。若想吃点有味道,调好的酱汁,吃下来一口辣到底,裹满了红油,吃起来也是痛快的。

吃饭应酬少不得要喝酒,郑山辞让上的酒就是酒肆里的烈酒,范平喝了一口辣起来,越喝越上瘾,配合这里的菜格外的适宜。这是范平吃得最痛快的一顿,还有买卖做成的欢喜,这样的心情跟美食糅合在一起,范平心里更感慨了。

他并不是第一次走商就成功的人。范家是做生意的,子嗣众多,只要到了年纪就被家族的人赶出来走商,走出本事了,就能获得家族更好的帮持,要是不行,家族给点银子就打出去了。这些年他也吃了不少苦头,才在青州渐渐有点名气。

应酬后,一行人走出食肆,范平一看这牌匾,郑家食肆。他问道:“这食肆难不成是郑大人开的?”

郑山辞没有隐瞒:“正是我开的。家里的开支太大,还是要几个铺子来增加收账。”

范平点点头并不觉奇怪。要是单单靠着七品的俸禄过日子,这日子只能混一个温饱。范平想着这些菜色不能带走,但他可以问问这酒是在哪儿卖的,他可以把酒带走。

想着范平就问出来了。

郑山辞正要带范平去看纺织坊,听了范平的话,江主簿心中暗笑,这范东家还是没有逃过啊。

郑山辞惊讶的说:“范东家对这儿的酒也感兴趣?”

范平点头;"还望郑大人告知。"

郑山辞把酒肆的事告诉了范平。范平听说是县令夫郎开的酒肆,心中苦笑,这顶好的酒也该郑家赚钱了,要是郑山辞不做官了,可以考虑去做一个商人,一定能赚得盆满钵盈。

范平想着,身上没到那么多的银子,他可以找郑山辞赊账,等下一次商队经过新奉县时,他可以把银子给县令夫郎。

到了纺织坊,一晃眼全是女子跟哥儿踩着纺织机,屋子里多开了几个窗户,今儿是晴天,透过光线还能看见细微的灰尘在空中飞旋。线在纺织机上一层又一层的覆盖,直到变得密不可缝。女子跟哥儿的手指在其中灵活的穿行,纺织机咔擦的声音一声接着一声。

范平也去其他纺织坊见过,都是嘈杂、阴暗的环境,里面的屋子没有开窗户,整个纺织坊都是死气沉沉的。这里却是安静中带着祥和,空气中还有染料的气息。

他先是去看了纺织机。这纺织机的度比他看过寻常的纺织机的度快一些,范平问了问郑山辞。

郑山辞:“我只提了几句,都是工房的自己改造的,把脚上使力的劲儿减少了一半,力用对地方,纺织机的度又快又省力。”

范平看了一下花色,还是有些新奇。这蓝色的水仙花绣得栩栩如生,摸着针脚很密,但是不刺手。范平看了这里的布料都想买几匹布回去,留给自己的妻儿,还能拿去送礼。

“这针线真好。”

郑山辞:“这就不是我的功劳了,家中的小弟喜欢刺绣,这些都是他教的。新奉县还有几个出众的绣娘,我也一并请了过来,一同研究新样式。”

范平心中赞叹。

纺织坊旁边还有一个染布的地方,染布一般是露天的。使用大锅、大缸通过浸染的方式上色。染色的好坏除了要看染料的好坏,最重要的还是调色。这调色也是反复尝试,找到一个舒服的配色才好。郑山辞知道什么颜色加什么颜色能变成什么,便把这些写下来交给染布的师傅。他们这里的配色也是订好的。粉色中透着点白看着更娇俏了,蓝色分成了好几种,最受欢迎的是浅蓝色,在夏日穿着这浅蓝色的料子,看着清新又淡雅。

范平看了一圈,心里又痒了,他想进货。

郑清音见郑山辞来了,郑山辞笑着给范平介绍了自己的小弟。

“郑少爷真是年少有为。”范平赞道。

什么女子跟哥儿不能经商的,在大户人家家里,家里的铺子、庄子这些都是被后院的主人管着的,只不要抛头露面就好了。要是经商经得好,说明这哥儿管理家里的那点账本也是管得住的。娶妻生子,便是为了男主外,女主内,把自己过好。两个人齐心协力,这比什么都重要。

郑清音被夸了,还有些不自在,福了一下身。

郑山辞:“清音,你给范东家说说现下卖得最俏的料子。”

郑清音点点头。

郑清音口齿清楚,说起话来有条有理。范平见了心中欢喜,可惜他们家是商户,不然家中的儿子还能跟郑家结个亲家。看郑大人在新奉县大刀阔斧的样子,这是冲着政绩升迁去的,没准儿过几年就飞黄腾达了。

这以后再给家中的小弟找亲家,那亲家的门第还能更高一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