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兄弟,希望有一天我们能一起上阵杀敌,报效大汉!”
李陵坚定的挥手,然后与众教官列队而去。
而士子们早已泣不成声,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而伴着半个月艰苦卓绝的军训生活,众士子们通过此次磨砺,早已不复当初文弱书生的形象,收获了多方面的成长,也得到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在身体素质上,他们从起初的文弱书生,逐渐变得身姿矫健、体魄强健。
意志品质上,更是有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同时他们也掌握了丰富的军事知识与技能。
而最为重要的则是在军训的这段日子里,士子们相互扶持,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一起在烈日下站军姿,一起在深夜里讨论战术,彼此的鼓励与帮助,成为了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翌日,众士子还没从军训结束的离别和不舍情绪中走出来,田千秋便早早来到国防大学,吩咐接下来的安排。
“诸位将陆续被安排到各个岗位实习,结束后根据成绩安排去处。”
田千秋说完,便开始宣布各个士子的职位安排。
而当通知书下达到士子手中时,众人则是一脸茫然。
这时田千秋笑道:“上面是各种工作岗位,想去哪里,全凭你们自愿,给你们半日时间考虑。”
他说完转身便走了,留下众士子议论纷纷。
魏相仔细看了片刻,也没有头绪,便问一旁目光笃定的霍光道:“子孟,选好去哪里入职了么?”
霍光狡黠笑道:“日后再告诉你!”
说完便施施然走了。
赵充国则是将大脸凑到魏相身前,笑嘻嘻道:“我决定了,还是入职军事学院,学习一下理论知识,干老本行去了。”
说完也紧忙去报道了。
只有魏相踟躇片刻,心下一狠,在“外交”上。
在魏相心里,博望侯张骞一直都是他的最崇拜的人。
魏相时常在夜里秉烛苦读,可谓枯燥乏味,但每次脑海中浮现张骞出使西域时义无反顾的画面,便重新充满干劲。
他渴望着,有朝一日也能踏上那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征程,为大汉开拓疆土,传播大汉的威名。
“如果有幸能亲自拜见博望侯,那也不枉此生了!”
魏相微微感叹,博望侯自从第二次出使西域后便急流勇退,卸甲归田,像是在这大汉消失了一般再也消息。
怕是有生之年,难以达成夙愿了。
“魏兄,魏兄,好消息啊,你可知道咱们外交学院的院长是谁?”
这时一个同年兴匆匆的跑进来,对魏相手舞足蹈。
“莫非是?”
魏相豁然起身,面露激动,浑身止不住的颤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