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出了个万一,我该怎么跟远在信阳的亲家交代啊!”江母痛心疾首,恨不得今日去胭脂铺子的人是她。
江朝夕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个点没回来,估计已经被抓走了,嫂嫂身边的丫鬟小菊有一把子力气,那天在真翠山同他们打架时她就看出来了,有她在嫂嫂身边应该也不会出事。
她安慰江母,“母亲,嫂嫂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您也别太担心了。”
说完她又看着江父和江老太爷,“祖父,爹爹,嫂嫂失踪的消息我们报官吧。”
江老太爷没有意见,女子失踪这件事前几天官府也有接到报案,起初没有重视,只是今日接了十多起相同案件,才引得官府重视。
江家的少夫人也失踪了,自然要报官。
对身后的人挥手,那人意会,转身去办了。
青州官府连夜发帖告示,警示家中妇女、女儿都不可随意出门,青州知府李佩光已经急得焦头烂额。
怎么事情就成了这个样子了。
他管辖青州十年了,一直稳稳当当,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棘手的情况。
这突然来这么一遭,他还有些没反应过来,外面击鼓声就没有停过。
这时,有人来报,说江家报官了,江状元的夫人于今日巳时从江家出发巡查铺子,到现在未归,命人在城里找了也没找到,特来报官。
李佩光闻言直接跳了起来,不可置信,“你说什么?!”
“江状元的夫人不见了。”那人又简单重复了一遍。
李佩光感觉他现在整个人脑子嗡嗡地,连江家的人都敢动,看来背后之人来头不小啊。
“今日一共接到几个案子了?”李佩光问。
“回大人,这已经是第一百零八个了。”
李佩光的身子晃了晃,“继续寻,还有马上命人封锁城门,只进不出,派人往外十里,百里,都去寻。”
那人惊讶,应声退去。
自古只有发生大事才会封城,只是如今青州这情况,一日就有一百多名女子失踪,还不算前几日的,也算得上大事了。
没多久,军师过来了,“大人,这是门口一个乞丐送来的。”
是一封信。
李佩光疑惑地接过信打开,见上面写着“东山”二字,陷入沉思。
他拿着信仔细琢磨,问军师,“你觉得这是什么意思?”
军师也看见信上内容了,摸了摸胡须,“送信的人是乞丐装扮,问他什么都不知道,这上面写着东山二字,莫非是在指引我们去东山?”
“你也这么觉得?”李佩光问。
军师点头,“就怕是个陷阱。”
李佩光瞪眼,死死地盯着信,“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东山大佛寺香火旺,人来人往,对暗中的人来说就是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大人说得有理,现在这个情况,唯有派人往东山去寻。”军师也认可。
看来两个人都是没辙了,也不打探清楚这封信的来源,就派人去往东山。
青州知府李佩光李大人命人封锁了城门,又让人到处贴告示,挨家挨户的去嘱咐家中女子不可随意出门。
然后又派了人出城往东山寻去。
他自己在衙门转天半,青州出了如此大的事,得赶紧往京城递消息,暂时封锁城门,请求京城指示。
万一敌方有大来头,不是他这个小小知府就能对付的。
让京城知晓,也好有个准备,以防万一。
一封信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送去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