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磐又抬起头,简单地环顾庙内陈设。
除了一尊断臂的佛像,孤寂地独坐于佛龛上,庙内再也没有其他东西,显得极其寒酸和空荡。
“两位施主快来烤烤火,暖一暖身子吧。”小和尚站起来,扬起脸热情地招呼聂磐和朱朱。
“多谢小和尚。”聂磐双掌合什,学着梵门信徒的样子向小和尚还礼。
“快坐吧,免得被寒气侵了身体。”老僧人也说道。
聂磐和朱朱并肩而坐,伸出手去烤火。
“荒郊野外,这里怎么会有一座小庙呢?”聂磐有些奇怪地问道。
“施主有所不知。远在许多年以前,一位高僧走到无量山,偶然间遇到了一场大雨。他为了躲雨,信步走入山中,就来到了这座高坡。恰巧那时雨过天晴,一朵如梵门掌印的云朵飘落于高坡之上,使高僧心境平和,顺利地踏入了渡劫境。”老僧人徐徐说道。
梵门与道门一样流传久远,修行者被称为僧侣,共有五个修炼等级,即金刚、罗汉、修罗、渡劫和涅磐。金刚境对应有涯和无涯两境,罗汉对应至乐和达生两境,修罗对应养生和齐物境,渡劫对应无象和逍遥境,涅槃则匹敌天罡境。
梵门圣地是凌云山的凌云寺。
有一次,师尊对聂磐提及梵门五境,称其有独到之处。据说,僧人要达到修罗境,才可以完成自我觉醒;达到了渡劫境,顿悟之慧才会出现于心;到了涅槃境,僧人才具备开示之能。
正因为如此,觉醒、顿悟和开示成为梵门上乘功法,而觉醒三宝就是人们常说的佛佗、佛法与僧伽。
“因为踏入渡劫境,高僧就在这里建了寺庙?”朱朱问道。
“正是。
“可是,这个庙也太小了,岂非不匹配达到渡劫境的高僧呢?”朱朱心直口快地说道。
“女施主所言差矣。梵门弟子的礼佛之心,不在于庙的大小,而在于心的大小。”老僧人语重心长地说,目光看向光头小和尚。
聂磐注意到,小和尚双掌合什,脸上露出信服的样子,好像通过老僧人的话领悟颇多。
这个小和尚慧根看来不浅。
“两位僧人为何来到这座小庙呢?”聂磐开口问道。
“每一个踏入渡劫境的高僧,都会在顿悟之地留下梵心净思。久而久之,梵心净思化为灵泉,常驻于寺庙之内,对于追随佛法的小和尚来说,那是极为宝贵的亲近之源。”老僧人解释道。
“原来如此。”
正当几个人说话之际,庙外的高坡下传来嘈杂的人声。不一会儿,庙门被人一脚踹开,大风灌入小庙,纷乱的雨丝被刮进来,使火苗为之一滞。
聂磐抬头看去。
闯入小庙的人有七八个,为首一人五大三粗,长着一双阴狠的鳄鱼眼。他的腮帮子鼓鼓的,可见是练过硬功的,身手应该不俗。
鳄鱼眼汉子扫视了一眼小庙。当他见到庙内只有四个人,脸上闪过一抹失望的神情。
“今天的运气实在一般,只有四只小羊来此避雨。”一个尖嘴猴腮的汉子一边说,一边踱到火堆边。
尖嘴汉子左看看,右瞅瞅,目光落在朱朱的身上。
“呦,这还有一个长得挺俊的小妮子,也算二当家没有白来。”尖嘴汉子神色淫荡地说道。
“你想干什么?”朱朱笑嘻嘻地问道。
“哈哈哈,自然是带你回山寨,给我们的二当家暖被窝啊!”
“我要是不愿意呢?”
“你看这是什么?”尖嘴汉子从背后抽出一柄刀,在朱朱的面前晃了晃。
刀光闪烁,寒气逼人。
“我真的好害怕啊!”朱朱装出被吓坏的样子。
这时,小僧人凑到老和尚的耳边说道:“师傅,你不是说山下的女人是老虎吗?我看一点也不像啊!”
老僧人伸出手,敲了小和尚一个板栗。
“我有这么说过吗?”老僧人怒气冲冲地说。
“肯定说过。”小和尚揉着脑袋,不服气地说道。
“榆木脑袋。”老僧人翻了翻白眼,气哼哼地坐回去,不再说话。
“你们再搞什么?难道当我们强盗是摆设吗?”尖嘴汉子尖声怒喝,挥刀向小和尚劈去。
砰!
电光火石之间,一股拳风激得火苗飞舞。尖嘴汉子口吐鲜血,摔出了小庙的庙门,跌在庙外爬不起来了。
朱朱站起身,轻轻地甩了甩手,轻蔑地摇摇头。随即,她又转头看了一眼小和尚。
“小和尚,多和你师傅学着点儿。”朱朱嘻嘻一笑。
山下的女人是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