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不记得丫丫了?”女孩委屈地扬起头,盯着易景臣瞧了会儿,震惊地退后几步,“你不是哥哥!”
“丫丫,我在这里。”舒琅从易景臣背后走出来,伸手一捞,轻轻松松抱起小姑娘,抽空对易景臣解释,“她,丫丫,你没有血缘的堂妹。”
易景臣脑袋绕了一会儿,反应过来,“哇,我又白捡一个妹妹!”
“啊?”丫丫懵懵地看向易景臣,抱着舒琅的脖子问,“哥哥,他是谁?”
舒琅回答,“我弟弟。”
“那他为什么不是丫丫的弟弟?”女孩瘪瘪嘴,要哭不哭的,“丫丫也要弟弟。”
“呃。”舒琅开始思考,应该怎么让丫丫明白,自己的弟弟不等于她弟弟。
没想到,厚颜无耻的易景臣,居然迅接受了这个设定,并且叫了丫丫一声‘姐姐’。
“我都叫你姐姐了,你应该给我压岁钱,给我买零食吧?”
“嗯!”丫丫想了一会儿,认真地点点头,从兜里翻出两颗糖,放在易景臣掌心,伸长手臂摸了摸他的头。
“弟弟乖,我的压岁钱被妈妈收起来了,她说等我长大再给我。”丫丫露出一点小狡黠,“但是我知道他藏在哪里,等会儿我偷出来给你。”
[来了来了,全国家长通用借口,等长大再给你。]
[说起来,这个小姑娘又笨又聪明,该不会真的是我姐姐吧?]
第135章回家过年
舒琅家早些年搞农贸起家,承包十里八乡的农作物销路。
一大家子勤恳本分,辛劳致富,家里条件非常可以,妥妥小康水平。
舒家早早在城里买了房子,可父母觉得还是乡下自在,周围邻里也和睦。
因此几乎没去住城里房子,过年也在农村老家操办。
舒琅抱着堂妹丫丫,带着跟过来骗吃骗喝的笨蛋弟弟,回到传说中的‘那个屯儿’。
大年初二,村里年味还没散,家家户户门口都有扫过的鞭炮皮,乍眼瞅过去特别喜庆。
村里人三五成群坐在门口的石墩上,边唠嗑边嗑瓜子。
瞧见他们几个,眼神飘过来,议论又是哪家城里亲戚。
易景臣裹着浅色羽绒服,走在村里小路,画风有些格格不入。
舒琅同样城里打扮,听到他们嘀咕,放下丫丫走过去,挨个叫了声。
“是我,舒家老二的儿子。”舒琅自报家门。
“原来是你啊,长这么大啦?”
“这孩子,有几年没回来了吧?”
“我记得你出去的时候,才这么大点,这么大……”
“前两年忙,都是我爹妈过去看我。”舒琅笑笑,把易景臣拉过来说,“这是我外面认识的兄弟,姓易,叫易景臣。”
村里人打量易景臣一番,点点头,“挺好,瞧瞧人家城里长大的娃娃,水灵。”
“我咋瞅着有点眼熟呢?”
“你忘了啊?舒家老大出息,上电视啦,这娃娃就在旁边站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