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奇羽點了點頭,又問:「爸爸,我們以後會分開嗎?要是小羽去哪,爸爸會跟著去嗎?」
他臉上表情認真,看起來並不是臨時起意聊到了這個話題。
這個時候,觀眾們才後知後覺地發現。
沈奇羽在老人面前表現得什麼都不知道,一直在逗樂,但實際上,他什麼都能感受到一點,也什麼都懂。
他一直表現得有些咋咋呼呼的,和個樂呵呵的小大人一樣,但想來也是,只有他這樣對情緒如此敏感的人,才能發現每一個孩子的情緒,才能讓孩子們如此快的熟識起來,並且隱隱有以沈奇羽為中心的趨勢。
也因此,沈昱光在沈奇羽被說「偷菜」之後,才會用那麼多時間去開解他。
沈昱光了解沈奇羽,因此並不意外他能說出來這樣的話,沒有回答,反問:「小羽希望爸爸怎麼做呢?」
沈奇羽說:「我不知道,想了很久,也不明白。但小羽不想和爸爸分開。」
第43章
沈昱光問沈奇羽:「怎麼了,是早上發生了什麼事嗎?」
沈奇羽點了點頭,然後將事情從他的角度又一五一十地和沈昱光說了一遍。
觀眾們聽他說完之後,才發現原來沈奇羽心裡一直都很明白,但是一直都將所有的事裝在心中,不知道是為了安慰老人,還是不想去破壞孩童之間討論的氛圍。
在他的視角中,這件事的發展很有邏輯,並且他能感受到老人是為了什麼而產生那些有些傷感的心情。
沈昱光靜靜地聽沈奇羽說完,然後才問:「原來是這樣。那小羽有沒有什麼解決辦法呢?先說說,讓爸爸聽聽。」
沈奇羽臉上表情有些憂愁:「小羽想到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小羽將爸爸也接到小羽住的地方,我們不就一直在一起了。」
沈昱光點了點頭,說:「說得對。」
一般小孩子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大人一般都會比較簡單地搪塞過去,或者以開玩笑的語氣說出,等以後長大了,你就不會想要和我們住在一起了。
雖然到最後,事情的結局可能確實如此,但在人是小孩子的時候,是理解不了他們未來的感情的。
在他們的世界中,父母就是一切,他們很難想像和父母分開的情景,因此家長這麼打,難免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一定的傷害,或者到最後,會讓小孩子有些委屈。
這個時候,做一些小孩子喜歡聽的承諾,將這件事皆大圓滿地糊弄過去,恐怕才是最簡單又有效的解決辦法。
但是沈昱光知道,沈奇羽和其他小孩子並不相同。
他比其他小孩子懂事很多,又有著很高的共情能力,即使沈昱光和他所說的很多事,他現在還沒有辦法理解,但是糊弄很明顯並不是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教育這種事,自然是要在小孩子聽不懂的時候開始。等到他年紀大了再想起來,才會有一些感悟。
冥冥之中告訴他的那些道理,會伴著他的一生,直到他能理解的時候。
沈昱光一直是這麼認為的,也一直是這麼做的。
沈奇羽聽見沈昱光肯定了他的想法,眼睛亮了一下,但是隨即又很快熄滅了。
沈昱光笑了:「既然你已經想出了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又在為難什麼呢?」
當一個傾訴者的前提,是當好一個傾聽者。
沈奇羽晃了下腿,有些不開心地說:「因為之前爸爸和我說過,爸爸有自己的生活,小羽之後也會有自己的生活,小羽的生活和爸爸的生活不一定會是相似的。要是小羽因為離開一個城市,就讓爸爸跟著我到一個城市,那小羽就很難說是一個成熟的大孩子了。而且爸爸一直跟著小羽,小羽好像也會占用爸爸很多時間。」
前面的道理是沈奇羽在看見沈昱光作曲,也想學習音樂的時候,沈昱光和他說的話。
沈昱光本意是為了不讓沈奇羽跟著他的路走,他可以有自己的興愛好和發展方向。
但是後來沈奇羽在嘗試了很多事情之後,最後還是決定將音樂當成他之後興主攻的一個方向,從音階開始,一直到現在能熟練彈奏一曲子。
沈昱光在和沈奇羽說那些話的時候,心情其實和今天差不多,沒有指望那個年紀的小孩子能明白他話里的深意。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沈奇羽真的已經明白了,而且還根據這句話,引申出了更多含義。
沈昱光其實是開心的。
他最開心的不是沈奇羽有高的理解能力,觸類旁通,能懂得很多道理。
他開心的是,沈奇羽真的根據他之前的話產生了自己的思考。一個人有自己的思考是最難得的,也就是說在之後的生活中,他的每一步都會走得很穩當,少有鑽牛角尖的時候。
有時候,人並不是怕走錯路,而是走錯了路之後不知道回頭。
沈昱光摸了下沈奇羽的頭,說:「小羽倒是記得清楚。」
沈奇羽被誇獎之後,心情倒是好了一些,但是並沒有好很多,還是有些悶悶不樂的。
沈昱光這才和沈奇羽說:「小羽之後會有自己的生活,那些生活方式和生活節奏可能和爸爸不太一樣。而若是爸爸總是跟著你,那爸爸就必須要放棄自己的一部分生活。現在小羽年紀還小,所以爸爸要一直陪著小羽,幫助小羽走路、識字,教會小羽一些道理。等小羽能跑得飛快、認識能堆滿這間屋子的漢字之後,爸爸就幫不上小羽什麼忙了,小羽就要學著自己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