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知了知道 > 第1章 知 了13知了(第1页)

第1章 知 了13知了(第1页)

13。知了

知了,也就是蝉,劭群家是叫作知了猴的,方言叫接留猴,会飞的叫接留,特别小的一种方言叫子籽,稍微大一点的又漂亮的叫无忧哇,好像是音译,这种知了叫起来就是无忧无忧哇,无忧无忧哇。

村子周边,公路两边全是那种白杨树,树不高很多直叉,寻找知了的好地方,有的好多还在梧桐树上。

村里男女老少都喜欢吃这种知了猴,是大家餐桌上的一道美食。通常在每年7月份的时候,收割完麦子,玉米刚长出,有二三十公分高,是知了猴出土的最多时节。房屋前后,大树底下,尤其是下过雨之后,地面潮湿的时候,仔细看,地面上会有一个一个大豆大小的小洞,洞里面就是知了猴,手脚跟缩小的螃蟹,两只大眼睛像蜻蜓,坐井观天般望向天空,用前面的两只钳脚地面抓开一个小洞,等待晚上的时间从洞口爬出,然后爬上草木,墙壁,或者有高度的依附物,黎明时分,脱壳,长出翅膀,就跟羽化一样,由知了猴变成了知了,一只展翅高飞的金蝉,金蝉脱壳的成语描述了这个过程。

劭群后来在新城从军时,好友明文任职进京之际,劭群赠写他一离别诗,新城秋雨夜竟迟,丛间流响晓催程,三载百味笑淡定,今朝赶考写从容,我有古木未吹笙,君御德才笑秋风。小诗刚出,几乎同时之间,明文回了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劭群再回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这些见证了那个年代年轻人的青春与奋斗。

村里人熟知知了猴的习性,所以夜幕下的丛林间,道路两侧,全是拿着手电筒寻找知了猴的人们,一个个手电筒就是一个个的人头。

劭群也会学着大人,拿把铁锹,大雨过后,大树底下平平的,把地面铲起一层,经常会有收获,现知了猴,有时甚至铲的深了,会把知了猴一铲两半。道路两边杨树,半人到一人高的部位,是人们寻找知了猴的重点部位。

有一些知了猴,甚至能爬到梧桐树的枝干,非常高。长杨树的道路两侧的玉米地,也是寻找知了猴的重要地方,知了猴会从洞里爬出来,爬到二三十公分长的玉米小苗上,在树叶上倒挂着,天亮的时候就变成了知了,展翅高飞了。

劭群非常喜欢吃知了猴,油炸吃,或者跟大蒜混在一起,用蒜臼子捣碎了吃,胶东半岛的人是喜欢吃大蒜的。劭群在吃的时候,经常是先吃头,很硬,没有多少肉,但是有嚼头。然后再吃尾,非常软,有点脂肪,嚼起来没劲头。最后再吃,中间全是肉,非常香。如果用大蒜放在蒜臼子里面捣碎了吃,那是好吃不得了的美味。

母亲就知道劭群喜欢吃知了猴,到现在还记得劭群还喜欢吃西瓜。

到了七月中旬以后,大多数知了猴已经从土里出完了,知了们在杨树上,梧桐树上,柳树上,飞来飞去,鸣来鸣去。诗词里是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说的是知了在梧桐树上。

劭群老家因为杨树多,所以知了在杨树上居多,听大人讲,知了把杨树枝的汁吸完了,然后在树枝里面产卵,树枝枯败了,落到地里,三年以后,便出知了猴。

知了猴基本上都一个样,看不出公母。知了能看出公母,公的肚皮上有一个口,据说会叫的都是公的,特别响,母的肚皮上没有口,这是最简单的辨认方法。

捉知了用的工具,有的是用小麦嚼碎了,做成了一个粘性的一团,粘在长杆子上,用它去粘知了,这种效果不是太好,劭群也用过,不多。

劭群用的方法是,用一个有硬度的铁条,做成圆形,再套上一个塑料袋,把塑料袋口缝在铁圈上,把这个网兜固定在长杆子上,用它来网知了,效果非常好,网住基本逃不了。

劭群就扛着杆子,沿着家东侧的南北向国防路,又叫6o3省道,那时路上的车并不多。扛着杆子从南走向北,然后从东向西,再从北走向南。一遍又一遍,仰着头,扛着网,眼睛在搜索树上的知了,还要注意躲避往来的车辆,现知了,迅持杆瞄准,快接近知了,网住,收获。一个个的知了,用一个大头针长长的绳穿在一起,挂在脖子上,忙得不亦乐乎。劭群这个抓知了的动作,有点像蒲松龄写的狼,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后来每当劭群的母亲说起劭群小时候捉知了,不愿意去地里干活,但是要说捉知了一点不觉得累,还夸两句:那么热的天,扛着杆子,仰着个脖子,他都不知道累。有时候还要加两句,那个时候,每到夏天,吃知了吃的拉的屎都是黑的,扎屁股。

这些,后来包括现在都成了劭群美好的回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