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八零夫妻人生小记格格党 > 第53节(第1页)

第53节(第1页)

桂春生见状,便推开西点店的玻璃门,说要请他们吃蛋糕,但周长城哪里肯让他花费,抢在他面前,掏出了钱,要递给店员,指着万云看中的小篮子蛋糕问:“我们要三块,一共多少钱?”

“三蚊,仲要一两糕点票。”那带着白色糕点帽的店员看了眼周长城指的那个地方,是最便宜的奶油蛋糕,张嘴就是广东话。

“哈?什么?”周长城听不懂,万云更是懵懂。

那店员这才抬头看他们,略微不耐烦:“三元钱。”伸手指了指周长城手中的那叠钱,又用普通话重复一句,“糕点票,一两的。”

“哦,好,这是三元,给你。”周长城点出六张五毛的,但找半天都没找到一张糕点票,不由面露尴尬。

那店员又说:“没有票,再加九毫子。”想眼前的瘦高个听不懂,又说,“没票就加九毛钱。”

万云这才松口气,不要票就好,麻利地点出了九张一毛钱出来,放到柜台上。

店员点好钱,放进抽屉里,这才小心从玻璃柜里拿出三块小蛋糕,又给了三个塑料叉子,在本子上记个数。

桂春生一直都不说话,笑眯眯地接过他们买的蛋糕,他倒不是多馋这一口,但小辈的孝敬很让他窝心。

等出了蛋糕店,万云一副有惊无险地说:“广东话真难懂啊。”

周长城显然也同意。接下来几天,要是桂老师不和他们一起出门,一定要看熟悉路线才行,不然语言不通,光是问路就是个大麻烦。

桂春生则是说:“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就像我去到平水县,要学你们老家的话。你们到了广州,学一学广东话,还能唱粤语歌,也不为难嘛。”

这话说的也是,不过,幸好他们只是来几天,花功夫去学一门新语言,那可要费好大功夫!

第69章

年初七的早上,桂春生照例早起起床,没想到周长城和万云已经起来,甚至帮他把早餐都准备好了,是万云做的蒸米粉,周长城还到外头买了三碗豆浆回来。

吃完了早饭,万云问要不要给桂春生做午饭和晚饭。

桂春生摆手,让他们两人可别再客气了,弄得他在自己家里都要不自在起来:“中午我在食堂吃,晚上八点前会到家,吃得不多,不用太费心。”

但万云还是坚持:“那我晚上给您留菜。我们在老家也这样,周长城下班回来晚了,我就给他留饭菜。”

桂春生这才没话说,问了他们两个今日准备去哪里,点点头,没有其他建议,只让他们别和陌生人搭话,别贪陌生人的好处,早点回来,夜了外面不安全,不过转头倒是让周长城带上相机,多拍几张照片留念。

周长城和万云连连摇头:“照相机太贵重了,我们不带出去。”若是弄坏了弄丢了,且不说赔不赔得起,他们两个得愧疚死。

桂春生看两个年轻人紧张的神色,好像再多说一句,他们就要崩溃了,想了想,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备用钥匙,递给周长城。

周长城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桂老师也太信任他们了!?给钥匙,就是把整个家交给他们夫妻了。

“拿着吧,万一我回来晚了,难不成你们就在门口等着?”桂春生本没有想过要把钥匙给他们一把的,见他们什么便宜都不肯占,这才动了心思。

桂春生虽然不在学校教书了,可老关系还在,学识本就过人,加上在报社有一定的职位和社会地位,偶尔会被邀请回学校当客座教师。时间一久,老师和学生之间难免会有联系,有时候见到极赏识的学生,也会邀请其来家中做客,给家里添点儿人气。

三年前,桂春生邀请了几个从贫困山区考出来的,头脑灵活的男学生上门吃饭,他是中年人,欣赏这些年轻人们的锐意进取,也愿意传授自己的社会经验。

刚开始师生间的交往都是好的,不过,有个男学生的脑子就是太灵活了,让人防范心倍起,其人见桂春生独居,子女老婆都在国外,就动了心思,天天上门守在门口问东问西,问学业也问私事,甚至还想透过桂春生到国外去留学,算盘打得震天响。桂春生觉得不对劲,这也来得太殷勤了,就说自己未来一周要出差,让他不必来得这么勤,言语间有赶客的意思。

没想到那男学生竟顺势提出,想搬到他家来住,说桂老师家反正有空房间,不如照顾照顾穷学生,他也帮忙看家,说话时,那双眼睛贼溜溜地转,他只觉得桂春生家条件好,有这么多现代家电,又是老师家属楼,书房庄重,可不比住学生宿舍舒服?还能蹭吃蹭喝一遭。

不过是吃了两顿饭,一点深刻的交情都没有,就敢提出这种要求,也是让知天命的桂春生开了眼界。谁说读书使人明理的?他看也不尽然。

其实说起来,若是想折腾,桂春生的生活自然不寂寞,可他对再成家没有兴趣,这些年下来,他的经历和职位让他对男女关系异常警惕,就是和女同志女同学说话,他都必须保证多人在场,平常往来都是同事和学生居多,谈论的都是学校和工作的事情,甚至连国事都极少开口的。这是他这一代经历了下放后的知识分子的普遍特征,保守、戒备。

但一个人在家时,人难免渴望子女承欢膝下,不做清谈,不谈工作,只沉醉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中,尤其是在生病住院的时候,最渴望家人陪伴,这时候,书籍和钢笔是没办法抚慰人心的。只是再寂寞,桂春生也是冷静的人,他经历过大运动,见识过人之恶能恶到什么程度,从前更有学生对他一家进行揭发举报的,因此与文化人交往,他更为忧患,且也不想招来一个中山狼,尤其是见到好处就盯着不放的,这种人,吃完饭就砸锅的可能性太大了。

小人可以相识,相交却是实在没有必要。

自此,桂春生便淡了和学生们交往的心思,不邀请他们上门,凡事拉开了距离,情愿自己一个人冷锅冷灶地过日子,讨个清静。周长城和万云这两日的表现很让他满意,知恩图报,也知道进退,除了正常要用的东西,绝对不碰没经过他同意的。

桂春生就是这样的,人家上赶子来,他不敢要。但周长城万云这种,给了不敢接,有尊重心和恐惧心的,对他来讲,才符合他内心对年轻一辈的预期。

万云也很纠结,桂老师家里贵重的东西那么多,他们两个怎么说也算是来投奔的外人,拿了钥匙,就要负好大的责任,万一家里有个什么不对劲的,都得算他们头上。

不过桂春生赶着出门,直接把钥匙塞周长城手里,只叮嘱他别弄丢了就行。

桂春生出门后不久,周长城和万云也背着包出去了,外面太阳大,他们穿着半旧的深色长衣长裤,把棉袄收了起来,在这里实在用不上。昨晚回来后,两人看了大半个晚上的地图和公交路线,今天决定要去看享誉盛名的陈家祠和西关大屋。

其实不论是去哪里,对他们两个来说都是极新鲜的事。

广州这个地方大,有高楼有大江大河,偏偏还有田地和山丘,村庄与工业区并存,所有的建筑,都跟平水县完全不一样,总得来说,西洋景儿多。最有意思的,当属人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支撑起了这个巨大城市的脉络,走在路上,除了广东话,还能听到其他省市的话。

桂老师这个老饕说过,这里除了广东菜,还有四川菜、江浙菜、云南菜、北方菜,甚至还有不少外国菜。周长城对吃的不敏感,更想去看工业园区,而万云却恨不得把桂老师说的每一种菜都吃个遍。

两人带好出门吃喝的东西,在学校侧门上的公交车,往海珠的方向去,这回没了桂老师在身边,两人就大胆起来,随意安排自己的形成,想在哪里下车就下车,想在哪里待多久就待多久,看了江面上的游船,也喝了艇仔粥,还在珠江边上找人花钱拍了照,没想到这个照片早上拍了,下午就能拿到,除了多花点钱,一切都很方便。

逛了江边,这才拉着手慢吞吞去看广府建筑陈家祠,彼时游客不多,除去他们两个,竟还有一组说日语的日本游客,对着精美的木雕、砖雕、象牙雕和彩绘不停“啊哟诶”惊叹,拍了又拍。过了会儿,又进来两个说英语的背包客,也是对着这些雕刻拍个不停,叽里咕噜说着听不懂的话。

周长城和万云没见过,顾不上礼貌了,时不时就盯着人家看,这就是电影里说的日本鬼子和洋鬼子啊?看着也是普通人的模样,戴着帽子,说说笑笑,没有三个眼睛两张嘴巴啊!等回去后,万云要和她姐说一下,那些外国人竟然不是妖怪!?

从陈家祠出来后,两人找了个角落蹲着,坐下吃饭喝水,路边都是匆匆而过的路人,除了自行车,他们看到了小汽车、脚踏三轮车、电动三轮车、火车、面包车、偶尔会有大卡车飞驰而过,每个人都有目的地,不为任何事情停留,好几回,周长城和万云慢悠悠地走着,都被旁边的人推搡一下:“唔该借借。”

刚开始还听不懂,被人推开,才知道自己挡道儿了,万云聪明嘴快,跟着路边卖水的老板学会了“靓女和唔该”,顿时觉得自己又长见识了。

后来周长城和万云才明白,不是人家太快,是他们太慢了,他们的慢是从平水县带出来的慢,和这座城市的气质格格不入。不过,这些是很后来的事,现在不提。

从陈家祠出来,又走了好久,去江边那儿拿了照片,对着地图看,坐上公交车去荔湾看西关大屋,不愧是年轻人,适应得很快,竟无师自通学会了转乘公交。

西关大屋的大宅花园看了,高大的屋宇,瑰丽多彩的满洲窗,老式电话机,再加上宽敞的布局,精细的家具,让周长城看完后,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难怪我们要斗地主,这住得比武厂长还好。”

万云忙忙去拉他的手臂:“城哥,可千万别这么说,桂老师不也是地主和大商人后代吗?可他是个大好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