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珺兴奋地道:“居然能捡到这么多海鲜。”她跟沈劲说,“哎,你说我以后都不买菜了,每天就拎个桶来海边捡海鲜咋样?”
沈劲乐了,抹去她脸上的沙子:“你想多了,你们是有我领路,才能捡到这么多海鲜,换个人来,你看能不能捡到,就算捡到了,海鲜个头也很小,都不够塞牙缝的。”
所以啊,赶海只能当作一种乐趣,一种闲暇时的放松方式,真指着这个吃饭是不现实的。
陆文珺有些失望,可低头一看桶里这么多海鲜,又不觉得失望了:“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捡海鲜的地方,是不是背着我们偷偷来的。”
沈劲失笑:“哪能啊,都是老乡们带我们来的,来得多了,就记住了。”
他们团是最早来海浪岛驻扎的一批军人,平时操练完没事就帮老乡们种种地啥的,跟老乡们的关系处得挺好,老乡们也投桃报李,自家渔船捕捞上来的海鲜都会给他们送点,至于带着去赶海,那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了。
回到家,陆文珺看着几桶海鲜有些犯难。
赶海捡的大部分海鲜,跟副食厂卖的海鲜相比,个头还是小了不少,如果清蒸或者爆炒,也吃不到多少肉,啃得还费劲。
陆文珺索性将鲍鱼、皮皮虾和小螃蟹、海参煮一锅海鲜粥,两条草鱼剔掉鱼骨,做成鱼丸,一块放进海鲜粥里。
剩下的生蚝,她把壳去掉,就留下新鲜的蚝肉放到碗里,倒入面粉和水,再打入两个鸡蛋,一把葱花,拌匀了下油锅煎至两面金黄。
烙蚝饼刚煎好,海鲜粥也煮好了,一掀开盖,馋人的香气随着蒸腾的水雾喷涌而出。
坐在客厅里的四个小孩齐齐咽了口口水。
大宝迈着小腿跑进厨房:“妈,我帮你端菜。”
陆文珺拍一下他伸向海鲜粥的手:“小心烫。”把烙蚝饼递给他,“你端这个。”
等海鲜粥和烙蚝饼都端上桌,陆文珺眼睛一扫,沈劲顿时会意,拍拍大宝和小宝的小屁股,又拉上大丫二丫:“跟我洗手去。”
大宝洗完手回来,陆文珺递给他一个篮子,里面装着一沓烙蚝饼和一碗鱼丸:“送去隔壁你岑阿姨家。”
大宝嗅着海鲜粥的香味,半点也不想动,拉长了声音道:“我不想跑腿。”他转转眼珠,“你怎么不叫小宝,叫大丫、二丫去。”
大丫连忙道:“我去就行。”
二丫也说:“我可以跑腿。”
陆文珺把篮子塞大宝手上:“让你去你就去,谁让你是最大的。”又跟小宝和大丫二丫说,“你们三也别急,从大到小,挨个跑腿,总有轮到的时候。”
大丫听到陆文珺这样说,松了口气,将对准门口的鞋尖收了回来。
大宝跑腿回来,自己给自己打了一碗海鲜粥。
海鲜粥散发着诱人的浓香,白米粒粒开花,海参弹牙,螃蟹鲜嫩,皮皮虾多汁,鱼丸和鲍鱼富有嚼劲,海鲜的鲜甜恰到好处地融入粥中,就像吃进整片大海。
烙蚝饼跟海鲜粥相比不遑多让,金黄酥脆的油饼上点缀着嫩白的蚝肉,翠绿的葱花,一口下去,饼皮在嘴里滋滋冒油,入口又鲜又滑,香而不腻。
陆文珺和沈劲吃撑了,就连四个小孩也吃得肚皮圆滚滚。
大宝和小宝不用说,两小孩差点为了最后一块烙蚝饼的归属打起来。
许是因为今晚吃的海鲜都是海边捡的,不要钱,是免费的,连大丫和二丫都放开肚皮吃了。
吃完饭,陆文珺带着四个小孩串起了贝壳风铃。
洗干净的五颜六色的贝壳,打上一个小孔,系在白色的棉线上,集齐一簇,贝壳风铃就做好了。
陆文珺指挥沈劲挂做好的贝壳风铃,沈劲拿着贝壳风铃看了两眼,别说,还怪好看的。
来赶海的人那么多,沙滩上也多得是没人捡贝壳,就她一人想到做贝壳风铃的主意,真是……
沈劲弯了弯嘴角,说:“挂哪?”
陆文珺:“嗯……就挂屋檐底下。”
贝壳风铃挂好了,风一吹,发出清脆的响声。
小宝看得眼睛都不眨,拉着陆文珺撒娇道:“妈,我也要我也要。”
陆文珺说:“那就给你们串一串,挂在屋子里好不好?”
“好。”
等四串贝壳风铃串完,墙上的挂钟也指到九点了,四个小孩起了困意,不住地揉眼睛。
陆文珺将他们赶上楼睡觉,自己也回房进入了梦乡。
一夜无话。
转过天来,又到了逢十赶集的日子。
一大早,陆文珺就听见岑兰在院子外头喊她:“文珺,文珺,你在家不?”
“找我啥事啊?”陆文珺给她开了门。
岑兰抹了把脸上的汗珠子,说:“找你去赶集。”她左右张望一下,“顺便……把那封信寄了呗。”
自从赶集回来,岑兰是一天也没睡好,做梦都在想着‘洋垃圾’的事。
陆文珺点头:“原来是为了这事,你不说我也想去找你。”又道,“衣服的事,我跟我们家老沈说了,他也同意我们去寄信。”
岑兰松了口气,“是吧,我们家老赖也是这么说的。”她拽上陆文珺,“那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出发吧。”
陆文珺拨开她的手,哭笑不得:“你先别急,我得把家里那四个小的给安顿好。”
她转身进了屋,跟沈劲说:“我等会跟岑嫂子去赶集。”
“成。”沈劲应了一声,“要我跟你们一块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