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英雄
Superhero
“超级英雄”跟“陷入困境”完全相反,可以用后者的反义来给前者定义:一个超乎寻常的人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非常普通的世界里。就好像格列佛被小人国居民绑在海滩上一样,超级英雄的故事是让我们把自己的人性和慈悲投射到一个超能个体身上,并体会一下这样强大的个体在面对我们这些渺小人类时是种什么感觉。难怪有那么多高智商的极客和青少年都喜欢看漫画!因为他们很容易就能体会那种不被人理解的心情。
然而,这个类型可不仅仅是关于那些披着斗篷、穿着紧身衣的人,它比漫威宇宙(MarvelUniverse)或DC漫画(Dics)的范围大多了。《角斗士》和《美丽心灵》(这两部电影的主演都是罗素·克劳——又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好的例子,都是人类身份的超级英雄受到了周遭普通世界的挑战。在这两部影片里,英雄身边的那些平凡人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他们能理解他吗?不能。这就是为什么当一个“特殊的人”那么难。就这一点而言,《弗兰肯斯坦》、《惊情四百年》还有《X战警》也都一样。从根本上讲,所有的超级英雄故事讲的都是“身为异者”,哪怕是我们这些小人国居民也能理解这种感受。生在一个不属于他的世界里,超级英雄
必须对付的,是那些对他的独特视角和超常心智怀有嫉妒的人。我们自己也时常会有这种感觉。如果你曾在孩子的家长会上被老师批评,或者在开会时因为提出大胆的设想而被同事嘲讽,那么弗兰肯斯坦制造的那个怪物被一群拿着草叉和火把的怒汉追赶时的心情,你一定能够感同身受。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对布鲁斯·韦恩这种亿万富翁或者罗素·克劳这种天才产生同情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给他们施加痛苦,而且要让这种痛苦跟他们的优势紧密相连。当布鲁斯·韦恩其实是很难的。这个可怜人其实非常痛苦!虽然接受心理治疗可能会便宜很多(既然他有钱制造蝙蝠侠腰带,肯定也付得起心理医生每小时150美元的价格),但他却牺牲了自己个人的舒适,选择尽力回报社会,非常令人钦佩。这就是为什么超级英雄系列电影的第一部通常都会成功,但续集则不[比如《机器战警2》(Robocop2)]。每一个超级英雄系列的开头都会让人对英雄的处境产生同情,一旦设定建立起来之后,创作者们就忘了要重置这种同情,只顾着再次把我们拉向超级英雄的人性一面(《蜘蛛侠2》避开了这个错误,因此票房大卖也就不足为奇了)。
实际上,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地理解超级英雄。只有先让他遭受误解,引起我们的同情
,我们才能进而对他产生认同感。如果你正在写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剧本的话,有一大堆的例子可以分析研究。这个类型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是:它能让我们尽情想象自己的潜能,同时又在想象中加入了一些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