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的主要精力,也必须放在防御战术上。
好在过年的时候,苏谨就和他聊了不少关于防御热武器的战壕、阵地构建的问题,他亦深以为然。
尤其是在战壕的布置上,满满的全是细节。
比如在大同江沿岸的战壕布置,可不是仅仅挖个壕沟那么简单。
防炮洞、猫耳洞、连环洞、隐蔽所、十字交通沟等等,具一一早有标注,形成规范。
苏谨明确要求,所有观察哨之间的距离决不能过远。
尤其要在高地之间,建立足够的防御支撑点,并建立、形成网状战壕结构。
阵地与阵地之间距离,要在控制在八里地之内,以六里为佳。
在主要战壕之间,至少建立2——3条交通壕,以及隐蔽所和猫耳洞的挖法等等,十分繁琐而又细致。
硬件配置完,软件的要求也不会少。
苏谨提出,不仅主力部队要严格按照士兵操律规范位置,不得擅自调动外,
预备队集结的位置也十分讲究,必须保证能以最快度,到达任何一处需要支援的位置。
同时构建起的每一道防线交汇之后,必须呈网状且能让火力形成立体化,达到防御的理论最佳化。
徐辉祖初听到这些理论的时候,觉得甚是不错,颇为赞同。
但当他行军之时慢慢回味,再结合眼前的战场形势,顿时对苏谨惊为天人!
他怎么也想不通,苏谨打过的最大的仗,也不过是剿灭数千人的海盗土匪,
为何会对大兵团作战如此精深?
他提出的每一条构想,甚至压根不需要徐辉祖去质疑或者改变,就像是早已在战场实践过无数次一样。
有时候他忍不住怀疑,即便是陛下亲自来前线,恐怕也做不到如此完美的布置吧?
对于能直接抄作业这种事,徐辉祖自然没有刚愎自用的念头,
更不会觉得这是苏谨的东西,自己用起来丢人。
他当即直接照抄,再加上自己对战防的理解,进一步完善了阵地布防。
徐辉祖心里清楚,这场防御战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各个火力点的火力持续性,以及生存率的高低。
所以第一道防线,往往是最重要的。
因为这是一道需要保证持续输出的战壕。
那么在这道战壕上,如何布置火力点,就是最为关键的任务和难题。
然后就是第二、第三道,甚至是第四道防线的布局,以及防线侧翼火力掩护的处理。
还有隐蔽所、弹药所如何布置?
如何才能提高步兵在战壕中的机动和补给能力。。。
仅仅几日,徐辉祖就感觉自己脑浆子都快烧干了。
若不是有现成的作业可以抄,他甚至怀疑自己会不会像伍子胥一样,一夜之间白了头。
就在徐辉祖忙着布置,和对阵地进行微调的时候,对岸英国佬的第二皇家集成旅,已将沙里院攻破。
同时,英国皇家第三舰队,就是偷袭李景隆部的那支舰队,也开始向位于南浦西南的瓮津城起进攻。
徐辉祖本想着稳定平壤防线后,再南下将瓮津继续巩固。
只可惜英国佬不给他这个时间。
无奈之下,只好下令瓮津部队弃守这座孤城,调兵退回南浦驻防。
而平壤一线的大战,也将一触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