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秉騫選擇投奔賈使還?有一個理由:
陳仙殺死李賊後,就派他帶人去獻人頭,當時與他接洽的就是賈使。
賈使因平定李賊叛亂有功,加官東都留守、東都畿都唐、汝州防禦使,之後又升任宰相。
因此,杜秉騫認為投奔賈使的前途比投奔李惠登更?好。
「聽?聞使君將改任義成軍節度使。」杜秉騫低聲道?。
張棹歌恍然大悟。
賈使肯定不會帶走?非心腹的他,眼下又出了這事,難逃被革職或貶職的命運。
沒有靠山,將來想要爬上來就更?難了,還?不如去老鄉李惠登那兒搏一個前程。
不過李惠登現在不一定會理他,所以讓張棹歌先去試探一下他的態度,看看有沒有機會直接將他從這裡?解救出去。
張棹歌到杜秉騫家?拿了豹皮和一些錢,派邱斛快馬加鞭送到隋州刺史?府去。至於這事成不成,就看杜秉騫的人緣了。
比隋州那邊的消息更?早傳來的是這次州兵譁變的處理結果?。
參與譁變的士兵們全部?斬殺於軍門?,那些疏於治軍,令軍紀鬆弛,給了細作可乘之機的部?將或被貶,或被軍法處置。
隨同這份軍報傳來的還?有一道?消兵的敕令。
所謂「消兵」其實就是裁軍。
安史?之亂以來,中原各地兵禍頻發。為了平定各地的叛亂,朝廷和一些藩鎮不得?不徵募更?多兵員。
這使得?軍費開支越來越大,國庫日漸空虛。
後來平定叛亂的藩鎮擁兵自重,用朝廷的錢養自己的私兵,朝廷早就有意裁軍了。
只是邊防兵不能動,神策軍等中央禁軍要保衛整個大唐也不能動。至於朝廷最想動的藩鎮牙兵——上一次大規模的裁掉牙兵間接導致了五鎮叛亂的發生?,故而?朝廷只能對各州府的州兵、鎮兵下手。
這次被裁的正是淮寧軍出身的鎮兵們。
杜秉騫帶來的淮寧軍有五百人,參與這次譁變或連坐被處死的有一百多人,只剩包括張棹歌麾下一百鎮兵在內的三百多人。
裁掉這三百多人並不會影響汝州的軍事布防,也能防止他們再次被利用,生?出叛逆之心。
還?有一個原因是賈使出任義成軍節度使後,這東都畿、唐、汝州防禦使就換成了中書?侍郎崔縱。
崔縱任御史?中丞時便倡議朝廷上下節儉,同時認為戰事已?經平定,五鎮之亂的罪魁禍們或歸順朝廷如田悅,或被殺如李賊,朝廷就該弭兵讓百姓休養生?息。
裁軍、減少軍餉支出,便是減輕百姓的負擔的方式。
恰巧這時,隋州刺史?李惠登來問賈使要人(杜秉騫)。
賈使對杜秉騫仍有一絲情誼,即便無法帶走?他,也想在赴滑州就任前將他安排妥當了。
李惠登的人來得?正好,賈使願意賣李惠登一個面子?將杜秉騫放了,好叫杜秉騫記住李惠登的恩情,往後便對他更?加效忠。
又把杜秉騫帶來的淮寧軍給裁了,方便他帶去投奔李惠登。
而?為了安撫這些只能靠打仗為生?的牙兵們,賈使給每個人發了十二石米、十二匹布,令各歸家?。
於是人在營中坐的張棹歌接到了一份鮮出爐的,叫她解甲歸田的軍令。
第31章解甲
張棹歌要解甲歸田,自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歡喜的是一直排擠她的兩營副將和孟甲歲;愁的則是擔憂她解甲除籍後會被人報復的崔筠與竇嬰。
竇嬰去營寨,卻被告知張棹歌在除了軍籍後?便無甚留戀地離開了,連兩營副將想找她說些酸話,損一損她都沒找到機會。
竇嬰回到昭平別?業,面?露憂色地對崔筠說:「張大郎在汝州不曾置業,他能去哪兒呢?」
崔筠思索了半秒,道?:「或許在?廣寧寺。」
二女又動身去廣寧寺,果?然在?禪院裡?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
張棹歌正靠坐在?桃樹下,一邊吃冬棗,一邊翹著二郎腿欣賞綴滿枝頭的粉白桃花,面?上渾然不見被罷黜後?的落寞。
崔筠覺得白擔憂她了。
竇嬰則先是一愣,旋即噗嗤笑了。
聽到嬌笑聲,張棹歌起身:「你們怎麼來了,是專程來尋我?的?」
她的幞頭被低矮的桃枝勾住,不經意間就帶走了幾朵桃花,崔筠瞧著她的臉色比那桃花還要嬌艷明媚幾分。
竇嬰說:「你同底下鎮兵百人被賈使黜去的消息早已傳遍魯山縣,多少人等著看你的笑話,你倒好,在?此賞花吃棗,好不快活,叫我?白擔憂一場。」
張棹歌笑著將手裡?的棗遞出去,說:「這有?何好擔心的?我?只?是被除籍了,又不是被處死了。」
竇嬰輕嗔:「淨將死字掛嘴邊。」
張棹歌訕笑,解釋說:「今天下太平,戰事初定,解甲歸田正合我?意。」
整天干自?己不擅長的事,便是有?系統外掛在?身,她也覺得無。
當初是為了溫飽不得已才投軍的,這一年時間裡?她攢了不少身家,哪怕接下來一年半載沒有?工作,也不必擔心會餓死。
唯一麻煩的是系統的簽到打卡功能暫停了。已領取的獎勵可以照常使用,但無法?得到的簽到獎勵,除非她再次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