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舜师第一中学附近,有点动静,有人打算挖墙脚。
据说还请动了教育局的一些官员出面干预呢。
这让那所学校的管理层实在忍无可忍。
你们一中在中考时就已经招揽了一批拔尖的学生,现在好不容易我们这儿冒出个黑马,你们也要把他挖走?
这种事儿,就连大老爷们儿忍了,大妈们也不能忍呐!
没别的说的,为了留下沈奇,并让他继续留在舜师第五中学,为明年高考提升重点大学升学率,舜师五中的领导决定对沈奇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甚至帮他申请了县级和市级“三好学生”的名额。
不仅如此,他们还决定每年给予沈奇五千块的奖学金,由学校全额以现金方式发放!
现如今,考大学可真是难上加难。
那时大学还没扩招,如果有位学生能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概率考入重点大学,学校必定会倍加呵护。
有的学校,像三中那样的最差高中,已经开始花钱买优质生源了。
这可不是个别现象。
即使放到二十年后的某些地方,这种情况依然存在。
学校的教学质量啦,教学设备啦,之类的,都是表面功夫。
真正能说明问题的,唯有实实在在的数据。
一所学校里的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何学校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呢?
其实并非为了宣传学生本人,而是为了宣传学校本身!
别的家长一看那些鲜红的横幅,心里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真牛、我家孩子如果来这里会不会也一样优秀、我得让孩子转学到这所学校……诸如此类的想法。
同时,一个好的热点话题还能给学校带来更大的知名度,而且还是极富正能量的声誉。
这就跟古时候所说的“声望”差不多。
能够培养出顶级学子的学校,本身就绝不会差到哪儿去。
家长们有这样的心理倾向是很正常的。
沈奇请假的过程非常顺利,顺利得让沈凌青都觉得有些不对劲。
不过,能请到假就是好事。
当天中午,沈爸沈妈便带着沈奇搭上了回镇上的客车。
从舜师县城的短途车站到石头镇下车点,大约有二十公里远。
这点距离在后来的日子里,对于一些上班族来说可能只是上下班的通勤距离,没遇到堵车且不限速的情况下,半小时内就能到达。
但在那个年代,二十公里的路程却是许多人难以想象的遥远。
公路设施并不完善,仅有一条主干道,全是泥土路面,坑坑洼洼,客车开得很慢,路边还不时有人上下车,所以等到抵达石头镇时,已经是一个小时之后的事情了。
“真怀念那条柏油马路啊。”
沈奇脑海中浮现出十几年后他从海外归乡探亲时走过的那条平坦道路。
实在是太舒坦了,没有任何颠簸感,而眼前这一路颠簸,几乎让他把早餐都颠了出来。
“啥?”旁边的沈爸问。
“没啥,我就想知道这条路啥时候能修。”沈奇回答。
“对呀。”沈凌青感慨地说:“要是能修路,那些上高中的孩子们出行也能方便些,至少雨天不必一脚泥泞了。”
“走路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