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想著,道痴不由望向王寧氏,想著這老太太裹沒裹。
王寧氏見道痴看著自己,只當他到了家怕生,笑得越發慈愛,對王順娘道:「二郎才來家裡,下晌多做兩道菜。」
王順娘笑著應下,起身出了道痴所在的東廂房,倒是也無需人攙扶,可行走之間還是有些不協調。畢竟這個家中,下人只有燕伯燕嬤嬤夫妻兩個,又都上了年歲。
聽王寧氏的意思,燕嬤嬤年歲漸大,體力不濟,如今家務廚房上的夥計,大半都落在順娘身上。
如此一來,讓道痴疑惑不解。連家務都要小姑娘親自操勞,自然不是當嬌小姐養的,又是祖孫幾個相依為命,老太太怎麼就狠心給孫女裹腳?
這些話卻不是現下就好開口相問的,道痴站起身來,道:「祖母,孫兒去幫姐姐燒火。」
王寧氏倒是沒有提「君子遠庖廚」之類的教導,目光越發柔和:「燕嬤嬤給順娘打下手呢。二郎若是身上不乏,祖母帶你在家裡轉轉可好?」
沒錯,自過繼到外九房,道痴這個「四郎」就成了王小二,人稱「二郎」。
「嗯。」道痴點頭應下,並沒有說什麼「勞煩」之類的話,畢竟現下他是這個家的一份子,眼前這個老太太就是他的親人,無需那般客套。
王寧氏神情越發柔和,道痴上前一步,攙了王寧氏右邊胳膊。
王寧氏笑著嗔怪道:「不過是家裡走幾步,哪裡就用人攙了?」口中說著,卻是沒有推開道痴,任由他攙住。
因有道南牆隔著的緣故,院子裡甚是逼仄,環視院子裡建築,除了正房三間、左右廂房各兩間之外,在左右廂房與南牆之間,還有兩間小小耳房,東邊這間有煙筒,門前有水缸,顯然是廚房所在;西南角那間,估計是淨房。
正房與東西廂之間,各有一塊一丈見方的空地,東邊空地上有一眼水井,水井周圍的地上,開著幾壟菜地,種了幾色常見的菜蔬;西邊的空地上,圍著細竹編的籬笆,裡面養著七八隻雞。
當道痴攙著王寧氏站在籬笆外,雞群里的大公雞,便踩著楓葉步,昂走出來,小孩巴掌大的雞冠一顫一顫,看著甚是威武。
道痴目不轉睛地看著大公雞,王寧氏則看著道痴,越看心下越滿意。
她是曉得道痴曾回過十二房的,早年十二房丁憂時,王寧氏也隨著族人登過門。同為族人,那邊是顯宦高門,自己不過是勉力過日子。
道痴即便聰敏,也不過是十來歲的孩子,一時受不得清貧也是人之常情。不想,這個孩子隨著自己過來,見了這小院子,並不寬敞的東廂,不曾露出半點挑剔與不滿。
自己沒有看錯,這個孩子不僅不是池中物,還是個性情坦蕩敦厚的。
內院這點地方,不過十幾步就轉了一圈,至於王寧氏所在正房,道痴剛進門時,便隨著王寧氏去看過了,並且在東屋牌位前上了香。
接著看的,就是前面的三間南房,一間是燕伯燕嬤嬤的住處,自然不用進去;另外兩間沒有隔斷,就是客廳。
六把椅子,一方兩圓三把小几,就將廳里空地占去大半。除了這些,牆上還掛著幾幅字畫,北窗下陳設一個條案,上面有一對膽瓶。這就是客廳的全部擺設。
沒等從南廳出來,便聽到叩門聲,而後是燕伯揚聲稟道:「老太太,東院兩位太太來了!」
說話功夫,燕伯已經開門放人,將人引往南廳。瞧著無需請示便帶人見來,顯然來人是極相熟的人家。
王寧氏低聲對道痴道:「東院住的是八房老太爺。」
來的是兩個中年婦人,穿著打扮差不多,只是一個四十多歲,一個年紀稍輕些。身上即便不是綾羅綢緞,可衣服料子也比王寧氏祖孫兩個的要好些,耳朵上帶著細細的金耳環,頭上插著銀簪子。
兩人一人手上提著一個一尺來長的小籃子,進了屋子,便對王寧氏屈膝,道了萬福,而後年長那個開口道:「今日嬸子得嗣孫,公公婆婆打發侄兒媳婦們過來給嬸子賀喜,這是家裡的一點心意,還請嬸子賞臉收下。」
另一個則是看著道痴,嘖嘖有聲道:「這般品貌,合該就是嬸子的親孫子,嬸子好福氣。」
兩個籃子上都罩著花布,實不看清裡頭到底是什麼。
王寧氏還在猶豫,那兩個婦人已經將東西放下,道:「今日嬸子這邊定有家宴,我們妯娌就不打擾了。公公說了,讓侄兒先歇兩日,過兩日我們那邊擺酒請嬸子與侄兒過去吃酒。」
王寧氏笑道:「如此,這禮老婆子就愧受了,過兩日老婆子帶孫子去給他伯祖父、伯祖母請安。」
妯娌兩個滿臉帶笑地走了,王寧氏自己提了個小籃子,剩下一個吩咐道痴提了,祖孫兩個又回到內院。
順娘包著頭髮,從廚房出來,帶了疑惑道:「祖母,方才嬤嬤說東院兩個伯娘來送禮?不年不節的,怎麼會過來走人情?」
王寧氏道:「今日是你弟弟來家的好日子,她們上門道賀又有什麼稀奇?」
順娘接過王寧氏手中的籃子,小聲道:「誰不曉得除了年節,八房從不露臉出來走人情。」
說話間,祖孫幾個進了正房。
正房中堂里擺著八仙桌,四周四把椅子。
祖孫幾個將小籃子放在八仙桌上,掀開上面的花布,一個裡面裝著雞蛋、臘肉、米糕,一個裡面是兩塊天青細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