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在这儿守着,陆柠很放心。就连招人,都让郑程全程参与进来,便于选拔优秀的人才。
招人倒是还算顺利,但招到的人在哪个地方办公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在郑程把地块打围,并且联系供应商吊两个板房过来,才得以解决。
这次招人只招了设计、财务、出纳和开发报建一共四个人。
其他的招采成本和行政的事儿暂时由陆柠和江言自己负责,另外江言还承担法务的角色。
而工程,则由郑程来负责。
时间紧、任务重,这次没有时间像宁县那样注册建筑公司,再自己招包工头、招农民工来干活。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建造这一块儿外包出去给专业的建筑公司来做。
当然,这么大个项目,不是随随便便决定谁来做就行,而是得招投标。
于是,陆柠让郑程牵头组织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招投标大会。
大到建筑公司、监理公司,小到办公物资、桌椅板凳,通通都采取招标的方式来确定合作单位。
而每次招投标大会,陆柠都把季旋和李洁给叫到一起来线上或是线下开。
一方面是把工作在股东面前公开透明化,另一方面也是让大家都能从中学到些专业知识。
毕竟他们都是行业新人,很多东西都一知半解,跟这些专业公司完全没法比。
这也是商量过后,这块二十亩的地能采用外包就采用外包的原因。
这个项目小,先做为试点。边做边学习,等这个项目开发完,他们自己自然就能单独做项目了。
当然,这也看学习能力。
好在事情进行的还算顺利,仅一个月的时间,所有的东西都确定了下来。
建筑方和监理方选的都是国企,就连设计院,也都选了国企。
比起其他小公司或是私企来说,国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至少,国企有政府兜底,不管怎样总不会违约。
步入正轨
一切准备就绪,锦城新地块的开发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锦城公司的注册名称,依旧沿用宁县公司的宁邦两字。
这是之前拍地时成立的公司,锦城宁邦置业有限公司,项目名则为宁邦浣花小区。
并且,还正式成立集团公司,宁邦集团,公司注册地址就在锦城。
以后每个项目成立一个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实际投资公司就是宁邦集团。而宁邦集团的董事,就是陆柠、季旋、李洁和江言四人。
项目公司则是谁负责管,就谁当法人和总经理。
就好比锦城宁邦,就是陆柠任总经理,江言则是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