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两晋南北朝的著作 > 二(第1页)

二(第1页)

古代的官职史其实就是权力的再分配史,对皇帝来说,其设置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有利于皇帝的统治,二是不能威胁到皇帝的地位,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古代封建统治者一直思考的问题,所以官吏的变革是在不断的演化中的。古人在写传记过程中人物一般以官职+人名,地名+人名的方式来介绍,可以看出古人对功名和贯籍的重视,每个朝代官职、名称、职能多有不同,有的名称一致,但职能不同,有的职能相同,名称各异,有的很重要,有的逐渐边缘话,这里可以简单说一下:

周官向来有六卿之说,即为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各有所管,用于天下事。所以在唐朝武则天时期,也沿用了这种叫法。太师、太傅、太保是三公,辅佐天子,参政议政,无所不统,所以无法用一个确切的官名来概括。少师、少傅、少保是副官,加上前面说的六卿,就是九卿。伊尹曾经说过,三公调阴阳,九卿通寒暑,大夫知人事,列士去其私。于内,则是公卿大夫士,于外,则是公侯伯子男,将职位高低解释很清楚。也有说司马、司徒、司空是三公的,三公不长设,有达标的就设,没有就不设。相传周官是周公旦所创,职责分明,法度相当,王室虽然衰微,却能延续持久。等到周朝衰败,官员制度乱了,职责也就跟着乱,战国兵争,各不相统,虽时有变革,也大多遵周制。秦国一统天下,建皇帝之号,废先王之典,焚百家之言,创立朝仪,罢黜封侯,建郡县制度,开始设立百官职责。

中国的官吏制度从根上说应该是主要来源于秦代,更确切的说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立的官员制度,主要是分为三个部分,丞相负责政务,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所以此后的官员基本就是分了这三个部份,只是大同小异而已。应该说秦始皇对中国是有很大的贡献的,他统一了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将不同地域的文化、思想融合在了一起,可以说中国从那时起,虽然地缘上分分合合,但文化上依然可视为一个整体,不再分裂,不然,看看现在的欧洲就知道了。应该说中国统一的时间远远大于分裂的时间,中国最强盛的时期也都是在统一时期,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展永恒的主题。

汉朝初立,法度草创,大多遵循秦制,有些根据事务加以更改减损。至东汉时,废除了丞相和御史大夫,而以三司,也就是司马或太尉,司徒、司空管理政务。魏晋继承下来,大体上基本相同,到了南北朝之时,也没大改,其实那个时候已经有三省六部制的雏形了。

三省六部制,成熟于隋代,三省即为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主要是号领百官,长为尚书令,又置左右仆射各一人,算是副手。如果没有尚书令,则以左仆射为主管。左右仆射职能又稍有不同。如果左右仆射都缺,则设置尚书仆射。六部中又置左右丞各一人,所有尚书的奏章文书,送到中书省的,如果是密事,都要放进特定的囊中,还要加盖左丞的掌印。唐朝时,因为李世民做过尚书令,下面人也就不敢叫尚书令了,仆射就是最高长官,下面就是左右丞等,负责总领六部,六部的长官叫尚书,比如吏部尚书,副长官叫侍郎,比如礼部侍郎,下面就是郎中,副职就是员外郎,他们是贯彻执行皇帝下的诏书的。六部开始叫吏部、祠部,度支、左户,都官、五兵,演变为后来得六部,就是指吏部,管官员的,户部,管户口和财政、税务的,礼部,管科举、礼仪、祭祀、节庆啥的。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审案子和监狱的,工部,管建宫,挖河、修路之类,大体上是这样的。

唐朝的官职大抵上沿用隋朝的,官名有叫省的,叫台的,叫寺的,叫监的,叫卫的,叫府的,各统其属,分职定位。开始时,唐太宗定官员七百三十员,他说,吾以此待天下贤才,足矣。他以为有这些官员管理国家就够了,不曾想后来打仗多了,有功者多了,给他们安排的官职也就多了,于是官名滥矣。

中书令、侍中、尚书令有时候都可称宰相,行使的也是宰相之职,因为权力比较大,皇帝一般不轻易授人,常常以其他官行使宰相之职,比如唐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与国家大事,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又改叫了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名称多有不同,行使的都是宰相的职责。唐朝开始中书令、侍中、尚书令长官都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裴炎自侍中转任中书令,就将政事堂改到中书省去了。到张悦任宰相的时候,又将政事堂改名为中书门下,在后面设了五个房子,一个吏房,一个是枢机房,一个兵房,一个户房,一个是刑礼房,分别安排官员主事。

宰相这个职位什么都管,权力大,皇帝也不放心,于是唐朝及以后,这个职位就逐渐虚化,只要是重要的人都可称宰相,遇到特定的事情,都是给以专门的官位以行使宰相之职,比如用兵,就叫节度使,如果推崇儒学,则叫大学士,主要是做顾问,参谋、纳谏诤等职责,他们受到皇帝的礼遇优宠,翰林院是他们的工作场所,如果要用钱财,则派为盐铁转运使等等。

宋代官员制度承袭了唐代,但又有所损益,三师、三公也有,但不长设置,也基本上是个虚职,宰相也不是三省的长官,又另外设置了中书禁中,也就是政事堂。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枢密院共掌大政,号称东西二府。枢密院管兵,兴兵的时候宰臣兼职枢密使。宋代的平章事实际上就是宰相之职,一般没有固定的员额,一般两个人,分天来管理印章,掌印今天你拿两天,然后我拿两天,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也防止一人独大。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任这个职位的,一般由丞或郎到太师之间的官级来担任,也就是说是有门槛的。最高为昭文馆大学士,其次,监修国史,监修国史也是一个官职,可见对朝廷对历史的重视,其次是集贤殿大学士,这三个职位一般是由宰臣兼任的,有时候称这个为三相。

宋朝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一般不干预朝政,侍郎、给事中也都不领省中事,这些人一般被任命干别的事,只是顶个名号而已。有些官是因为事而起名,完事后就撤除,也就是说,皇帝对宰相等要臣还是不太放心,有重要的事给与权利,完事后就将权利收回去了,官员都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官,而不是那些虚职。

元代统治者起自北方草原,在草原统其部落,没有城郭的制度和经验,也就没繁重的政务,只有万户统军旅,以断事官治民政和刑罚,所任用的人也就一两个亲贵重臣而已。入住中原后,开始选用儒臣当官。等到忽必烈继位,开始立朝仪,造都邑,定内外之官。总理政务的,称中书省,掌兵权的称枢密院,管升官降职监督的,称御史台,这和秦朝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基本类似。朝廷内部,有寺、监、卫、府,在外的,则有行省、行台、宣慰司、廉访司。地方上有路、府、州、县,负责的一般是蒙古人,汉人副官。

到了明代,虽然主体框架还是对汉唐旧制的修修补补,但朱元璋还是觉得底下人权力过大了,尤其是在生了丞相胡惟庸事件之后,所以洪武十三年,他废除了丞相,淘汰了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将中书省的职责全部归到了六部去了,让尚书直接管天下事,侍郎副之,直接对皇帝负责。洪武二十八年,他又下诏说:“设府、部、院、寺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也就是说以后不准提设置丞相,谁提,杀谁的头。仿照宋制,设置了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设置文华殿大学士,用来辅佐太子,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很少有直接参与决断,但到了永乐皇帝朱棣时,文渊阁开始参预机务,再往后,诸学士多兼任尚书。其监督弹劾官员的职责交给了都察院,章奏文书则交给了通政司,诉讼则交给了大理寺,军队的征调则交给了兵部,地方上也设置了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掌握兵刑钱谷,考核归于六部,所以吏部、户部、兵部在六部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但到了嘉靖皇帝时,严嵩几乎成了真宰相了,六部受到了压制。内阁的拟票,需要太监的批红,权力又转移到了太监的手中了。

清代努尔哈赤设置了八旗总管大臣,佐管大臣管理军事,设置议政五大臣、理事十大臣管理政治和诉讼,任用的都是熟悉的亲贵,没几个,和蒙古初期差不多。清太宗皇太极设置了八王议政,清世宗顺治入关亲政之后,也大多沿用明制,大学士掌管国政,写诏书,议大礼,分了五个办事地方:满本房、汉本房、蒙古本房、满签票处、汉签票处。到了康熙朝,改组为内阁,分其职责设立了翰林院。一开始设立了议政处,为叫议政大臣,参划机要。雍正时,西北生战事,雍正考虑当值人员可能泄露机密,开始设立军机房,后改叫了军机处,乾隆即位后,改叫了总理处,后又改回了军机处,军机处亲王不给事权,在这方面,清朝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的教训,整个清朝,没有兄弟相残,没有宦官专权,没有外戚窃权,做得相对较好。但到嘉庆时,成亲王入军机处,后来有多位亲王入值。到光绪时期,设立政务处,以军机大臣领班办事。宣统溥仪时期,将军机大臣改为总协理大臣。军机处里面当政的称军机大臣,由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充任。为了区分,又分大臣、大臣上行走,如果初次进入,前面还要加个学习二字,属下叫章京,满人十六人,汉人二十人。

等到设立军机处,权力达到了鼎盛,在六部之上,如果有大的兵役,由经略大臣,参赞大臣等负总责,吏部出官,户部出钱,自此权力移到了经略那里,督抚虽然有相应的权力,也不过是接受号令,出谋划策而已。后来海疆出现问题,经略才望不殆,势力渐微,权力又转到了督抚那里去了。同治中兴,光绪还京师,依赖的都是地方督抚的力量。开始的时候,内外官员,满汉皆用,蒙古军、汉军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康熙、雍正两朝,西北领队、办事大臣都是用满人,后来逐渐用汉人,也就是清朝前期,开疆扩土,大多用满人,中叶之后,镇压整乱,多用汉人。

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鉴于明代宦官擅权,不设置宦官,顺治入关,也就用了千人,并且不允许官员与内官,也就是太监交往,并且如果有太监奏外事,不管他推荐那个官员,不管他贤不贤,一律凌迟处死。此后历代皇帝,对太监干政的政策都非常严格,所以清代就没有出现宦官干政的现象。

清代等到了光绪时期,因为外国的侵入,交流的增加,进行了大的改革,商部、警部、学部相继设立,理藩院也改为了部,理藩院掌管内外藩蒙古、回部等其它少数民族事务。将巡警归民政,将清兵改为6军,又附立海军处,刑部改法部,商改农工商,将工部中的输路邮电改为邮传部,宣统溥仪时,增设海军部,除去了吏部,将吏部为典礼院,盐政处为盐政院等等。

以前六部长官是尚书,副官叫侍郎,如今叫部长、副部长。

以前御史台的长官是御史大夫,副官叫御史中丞,如今叫检察长、副检察长。

以前大理寺长官叫大理寺卿,副官叫大理寺少卿,如今叫法院院长,副院长,目前美国的外交部长却译为国务卿,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以前秘书高官官叫秘书监,副官叫秘书少监,如今叫秘书长。

以前尚衣局、尚食局、符牌局等长官叫奉御、提点、使等(朝代不同,叫法不一),现在叫局长。

以前太医署、太医院等长官叫太医令,如今叫署长、院长。

以前国子监的长官叫祭酒,副长官叫司业,如今叫大学校长,副校长。

以前的马市、果木市,煤木所等长官叫提领,算七品或八品,如今叫市长、所长。

清代的军机处,里面都叫军机大臣,如今就叫处长。

元代的山东行中书省、江西行中书省等,长官叫丞相、副长官叫平章,现在叫高官,高官。

元代的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江西承宣布政使司使司等长官叫布政使,现在叫司长。

现在的官职起的简单粗暴,就是在后面加个长,好记但也少了些趣味,想想也挺有意思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