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自是花中第一流什么意思 > 一金枝中人们情感关系的转变(第1页)

一金枝中人们情感关系的转变(第1页)

一、《金枝》中人们情感关系的转变

1。穗子与朱珠之间的恨意束缚

《金枝》中周启明经历了两次婚姻,前一次是家庭包办的旧式婚姻,第二次是自由恋爱的新式婚姻。这种经历,在新旧思想交替、风俗变化的特定时间段内是常见的。《金枝》对此着墨较多,特别是在前后两位妻子穗子和朱珠之间关系的刻画上,丰富了文学上的呈现。

作品中,穗子与朱珠长期处于对峙的紧张关系之中,尤其是穗子一方,可以说是恨极了朱珠。尽管早年丈夫逃家和朱珠没有任何关系,也非朱珠插足了二人的感情,穗子却把对周启明的埋怨转移到对朱珠的诅咒上,连带着老家中丈夫吃斋念佛的母亲也成为她发泄的对象。——怨愤使穗子狰狞,“她撕破婆婆的白布衫,扎个小布人,……小布人朱珠身上扎满了针,她咒她……她咒她的孩子……她当着婆婆的面,故意在佛龛前面做这些”(第72页)。女儿拴妮子也成为她用来报复丈夫新家庭的工具,她鼓动拴妮子频繁去丈夫新家“住几天”,且“多要些东西回来”(第205页)。使丈夫新家庭不快仿佛成了她的人生乐趣所在。

穗子之所以产生如此强烈的恨意,作品中有两点铺垫。出生大户人家,穗子之前定过亲又退了,拒亲是由于未婚夫不慎摔伤了一只眼睛,虽对方家道殷实但依穗子的脾气不能接受这一现实。由此可见,穗子对丈夫本人是有一定要求的。待到嫁与周启明时,因媒人说“新女婿是个秀才,长得真是个俊”,穗子连结婚当日哭嫁的风俗也不顾了。——“前头有好日子等着,哭个啥呢?”(第24页)愈是充满期待,愈是对比出现实的糟糕,难免不伤心愤恨。可这恨意实际捆绑了生活选择,形成了对自由的束缚,消减了命运的可能性,加重了自己和他人的伤痛感。

平日里做妇女工作的朱珠也不能摆脱这种束缚。作品中,她在长子一岁多时于自己家中猝然见到了拴妮子,才知丈夫在老家竟曾娶妻生女。可以说丈夫十五岁时的婚姻是一场身不由己而相处极为短暂的包办婚姻。离婚八年后再婚生子,丈夫对意外出现的前妻之女没有表达父爱的意愿。尽管如此,朱珠还是感到深深受伤,并从此卷入其中。因有一定的身份职务,她以另外的形式应对了穗子的挑衅——“开始悄悄打扮自己,家里家外都精精神神,仿佛憋着气,在和一个看不见的人较着暗劲儿”(第59页);并且,在拴妮子受母亲撺掇隔段时间便来家中“小住”时,朱珠牢牢地守住了主客界限,一方面,她尽己所能地在不宽裕的状态下表达出主人的周到,宁可苛待己方而不失了待客的礼数;另一方面,当拴妮子产生想要融入这个家庭的念头时,她小心翼翼而坚决地打消对方的念头。不能不说,这种看似平静的较量对朱珠自身构成了行为约束和情感伤害。

但恨意扭曲之外,这些女性实际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对此,《金枝》形诸笔墨,尤其在立体塑造乡村中的前妻穗子时。穗子表面上的选择极为单调,内心活动却着实生动。她说想要活成让周启明扎心的“一根刺”(第183页),又似乎不止于此。周启明祖母临终时她已答应离婚,却自发承诺“把家照看好”(第162页),之后仍以周家孙媳的身份主事安葬了祖母,又在特殊时期城里周启明他们无法顾及的情况下护住了这个周家。到周启明母亲去世时,她终于有机会在老家风风光光地作为启明的妻子参加仪式,短暂成为一个胜利者,可待到周启明去世,“她的心事就像经历了一场秋风,风流云散”(第443页),没有去和朱珠争抢仪式上女主人的位置,也不再固执地“死了也要进周家的坟院”(第183页),而交代后事说要埋到周启明的大哥周庆凡所埋的地里。作品借女婿刘复来观察到穗子以为四下无人时的长段哭诉,使读者由此明白她看似不合逻辑行为背后的缘由。因内心消解不了被抛弃的苦痛,穗子大半辈子不能放弃对周启明妻子身份的坚持,被仇恨捆绑,无法选择始终陪伴着自己的周庆凡。

恨意成为女性的束缚,这恨意延续到后代身上时,有变化在发生。2。对峙关系在后代身上隐约松动

作为家族书写,《金枝》中当然不缺亲子关系的描述,有趣的是,与亲子间产生隔阂不同,作品敏锐捕捉到,穗子之女周拴妮、周拴妮之女周河开竟分别对朱珠、朱珠之女周语同有着好感。因违背了亲子关系中顺理成章继承来的情感倾向,这些对“敌方”的欣赏往往较为隐蔽,《金枝》细细道明。

恨意确实传递到了下一代。前述拴妮子是母亲穗子派往周启明新家中破坏安宁的工具,从周启明与朱珠长女周语同的视角来看,这是一个粗鲁野蛮的入侵者。这种印象延续到长大之后,周语同开始像朱珠以前所做的那样注重体面,并以此比对出拴妮子的粗俗,还采用漠视作为惩罚,将之排斥于家族成员之外,因此她的女儿林树苗在近十六岁时才知道拴妮子这位家族成员的存在。对林树苗而言,陌生的拴妮子未对自己构成伤害,也没有实质性的关系,所以,当得知姥爷有前妻、母亲有同父异母的姐姐时,她能够置身事外地欣赏这种“浪漫”“淡漠而又不屑”(第115页)。这何尝不是在身份地位比对的羞辱之外,周语同对同父异母姐姐的另一种惩罚。

尽管自小是带着“任务”到父亲新家中去的,拴妮子对“小妈”朱珠的情感却非一成不变。她有意在“小妈”与父亲家中制造麻烦,还在邻居同事面前损害他们的形象。可是,与自己母亲对“小妈”的恶毒咒骂比对,拴妮子承认自己的母亲“有些不讲道理”,对朱珠“反多了些歉疚”。这认同显然有违于她日常被灌输的本当持有的敌对立场,又因朱珠的大方得体和一再容忍,她渐渐不能顺从母亲的教唆“冲着她吆喝”。朱珠真正从内心接纳拴妮子,要到年老时了,可拴妮子很早便在内心感激她,因“只有她让拴妮子在这个家里不至于像团空气一样被对待”(第207、206页)。

再次验证了恨意并不能完全主宰下一代情感的,是拴妮子的大女儿周河开自小对与母亲关系恶劣的大姨周语同生了一些好感。与拴妮子对朱珠的感情相似,不是按照身份决定情感关系,周河开对周语同的好感也近乎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流露,跨越了狭隘的仇恨。虽然她认为大姨对母亲诸如“寄生虫”(第294页)之类的言语讽刺有损自尊,但实际上,母亲为吃食、金钱等全然不顾脸面的做法,让她在大姨面前抬不起头来。周河开意外受伤后,大姨发自内心焦急担心,一下子打开了小女孩的心扉,平日里美丽而冷漠的周语同,成了河开小小心灵中的崇拜对象。这种崇拜反映在小学三年级写至亲的主题作文中——“我不懂大人的事情,只是看到我大姨是美丽的。……长大做我大姨那样有用的人。”(第297页)

其实,即使是拴妮子和语同这对同父异母姐妹的情感,也不只有恨,而是爱恨交杂,这在父亲周启明的丧事上有尽致的表现。追悼期间,拴妮子坚持要和语同等站在一起,宣誓着自己和孩子周家后人的位置,此外,在遗产上再争上一争,除了金钱上有所得,也是周家人身份的象征,并要给一向不和的语同增添一些不快。但在再次接受了语同热心的经济和物质帮助,同时遭遇了她一贯的刻薄言语招待后,拴妮子私下和孩子的话中透露出一些对语同的好感:“我一直教育你们别记恨大姨,她就是说话难听点,人可好了。”(第453页)而周语同在追悼父亲期间短时间内感受到自己对拴妮子的厌恶、理解、亲近、愤慨等多种情绪。其实,她内心深处是有拴妮子这个同父异母的姐姐的。周语同带小河开去处理伤口时,脱口而出“我姐家的”(第296页);在培育子女上,语同又把拴妮子放在了竞争的关系上,受到拴妮子家把河开培养成高中省高考理科状元的刺激,她在女儿树苗中学时期的培养上倾注了更多心力。

拴妮子、周河开对“小妈”和大姨打破亲子关系的认同,提示着同辈间也有着改变对峙关系的可能。前妻和后妻,前妻之女与后妻之女,她们之间是有机会超越想象中身份关系的束缚而互相友善、互相欣赏的。只是大多数时候,同辈人难以突破由于身份关系而形成的恨意与似乎继承下来的竞争关系,不愿跳出狭隘的视角承认彼此,更不真正尝试沟通化解矛盾。3。精神联结的向往与对发展的善意

但人物是成长变化的,这在周语同身上有特别明显的反映。从儿时与同父异母的周拴妮的直接冲突,到对拴妮子的鄙夷与对其子女带着掩饰的关爱,再到放下比较各自子女的执念而关爱整个家族未来,这一路,有漫长的过程。无论是她对父亲和母亲这支后代的关心,还是对父亲前妻后代的关心,都在作品中有充分体现。

“对周家后代的提携,是周语同站稳脚跟后心中最大的执念,她恨不得把所有周家的孩子们都收拢到自己手下,一个一个点拨他们,让自己的心血,换算成周家的荣光。没有来由的,她觉得应该对自己世代奋斗的祖辈有一个好的交代。”(第359页)其实并非没来由,开始时有自我证明的需求,后来则是反思的结果。在对女儿的教育中,语同曾透露出被父亲轻视后的伤感和努力——“我就是想让你爷爷他们重视我,……我是对这个家付出最多的、最孝顺的一个。我是要用我的好,证明他们有多不好!”(第382页)虽然身陷其中,她能看到这场围绕着一个男人的争斗,让母亲朱珠以及同父异母的拴妮子受的苦。——母亲大半辈子“为了牢牢把控住这个男人,没日没夜地劳作”,“用她的客气和忍让”获得了父亲的认可,太不容易也不值得;而当暂时抛开自己与拴妮子的不和,她看到拴妮子大半辈子“拼命想把自己嫁接进爸的家,而她的亲爸只是将其视为无理取闹”(第267页),认为拴妮子也是受害者。看清了这场争斗的无意义,这旷日持久的消耗便有望结束了。

父亲去世多年后,语同对周家后代如同大家长一般的行为,算得上休止了这场起于上一辈的争斗。在跟年轻一代聚会时,无论他们是不是自己母亲一支的后代,她都能够真心盼望他们每个人向上发展,期待新生命的降临。在毕业找工作时,在成家买房时,在婚姻受挫时……周家后代都有周语同这位大家长的支持。并且,《金枝》特别点出,在穗子这支后代身上,这位大家长的支持也是全心全意的,甚至是经得起挫折的。拴妮子的二女儿周雁来原本只在姥爷的追悼仪式上见过周语同,彼时,她即将大学毕业,找工作困难,想到向周语同求助。周语同热情回应了这个陌生孩子的求助,先是亲自从多方面培养她,又让她住进女儿林树苗婚后家中继续栽培她。不只在金钱上花费,也付出了许多心力教导她,谁知付出真心全力支持却被有计划欺瞒,周语同感到难以接受。因此,当相似的求助再次发生时——拴妮子的小女儿周千里头回见面便带着男友开口借钱买房,周语同迟疑过。可是,周语同很快做出决定,答应千里给出不菲的金钱支持,并做了不收回的打算。

无论周语同自己是否意识到,超越原本身份对情感的狭隘束缚,借家族识别出与下一代的关系从而集聚在一起,对年轻人给予帮助,实则有精神联结的向往与对人类发展的善意,这二者一次次推动着她个体的行为。对于周语同个人而言,这样的行为还满足在广袤时空中对个体意义感的需求,使得个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宽广自由。在其独生女林树苗组建的不断壮大的家族微信群中更加明显——“上一代、上上一代的恩恩怨怨,在他们这里如此云淡风轻”(第474页)。而拴妮子给语同寄去自己淘磨的面粉,这也是一个友善的信号。

可以说,《金枝》中的女性终于从仇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其中精神联结的向往与对人类发展的善意,远超一个家族延绵故事的意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