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清穿重生康熙荣妃 > 第19章(第1页)

第19章(第1页)

胤禟接着说:“那么七哥和我的福晋呢,难道皇阿玛也能让我们有嫡子,再说原来的四嫂又不是不能生,这个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太子妃不变的原因更多是因为二嫂本人,结果三十五年二哥出征了,二嫂因此怀孕的时间晚了,估计这样改变的结果皇阿玛也是意外的。至于原来的四嫂,估计皇阿玛把四哥也作为了备胎,所以才选了现在的四嫂,毕竟四嫂的母亲生的儿子不少呀,看来皇阿玛的眼光还是很好的,四嫂已经怀第二胎了。不过大嫂应该是三十五年大哥出征时就生下了弘昱,可是当时直到大哥出征之时,大嫂都没有怀孕,我已经觉得奇怪了,现在看来应该和太子、还有皇阿玛有关,不要忘了,三十四年底的时候,大哥可是消失了两个多月,所以这次大嫂是不是生男孩就难讲了。”

胤祀停了停,接着道:“至于七哥和你,皇阿玛认为太子妃都能改变,你们的应该也可以吧,不过我也在好奇,皇阿玛的孙子和孙女那么多,皇阿玛记得住吗,不过估计嫡妻的可能还是有些印象的吧。我和五哥,不仅是嫡子,连嫡女都没有,所以皇阿玛干脆直接换人了,给我指的还是二嫂的堂妹,这是让我绑在太子的车架上呀。”

胤禟听着,只是在一旁不停的嗯嗯。

“你在想想这次的敦煌藏经,怎么就那么巧,难道说你我和太子的重生能影响那么远,你我是没有想到这个,太子我觉得一直在操心护军制度,另外康熙三十年以后皇阿玛的诸多政策,如果说全是太子的影响,似乎还是有些过了,但是如果说是皇阿玛本人,那就毫不奇怪了,所以这次敦煌的发现,不过,我还是有一点想不通,如果皇阿玛是重生的,怎么护军制度,你我都知道那是政委制度的变形,可是皇阿玛怎么就一点都不知道呢?如果说要有什么我怀疑的,那就是这一点了。”

胤禟听了胤祀的分析,说道:“八哥说的有道理,你说的这个疑点虽然存在,但是也不大,不过要是这样的话,看来皇阿玛是准备选择太子了,二哥又跟我们一样,这样的话,以后倒是好看了,不过皇阿玛和二哥自己似乎是没有发现呀。”

“二哥前世就不怎么关心你我兄弟,但是如果说没有疑心,我倒是觉得不可能吧。不过这样倒是也不错,江山二哥来继承,九弟你我就准备当闲王吧,现在你我还是去关注藏经吧,至于你我刚刚说过的,那就是皇阿玛和太子二哥需要头疼的事情了,你我只要看戏就好了。”

胤祀说完,和胤禟两人对着笑了笑,就一起往宫里藏书处走去。

毓庆宫里,胤礽也在苦笑,自己是重生的,大哥是重生的,如今看来,应该还有人是重生的。他倒是没有怀疑康熙,因为康熙经常在胤礽的面前表示过对安亲王府的怨念,所以对于在安亲王府长大的郭络罗氏,在胤礽看来不嫁给皇子那是理所当然的。同时康熙就胤祀的指婚跟胤礽谈过,康熙表示胤祀自小是惠妃带大的,必然偏向大阿哥,将太子妃的族妹指给老八,至少能牵制老八。

康熙拳拳的爱子之心让胤礽十分感动,胤礽明白康熙没有说完的话,不仅仅是能够牵制老八,同时也能分化老大和老八。胤礽知道自己可能会让康熙失望了,重生以后,自己一直在帮助大清向好的地方努力,自己的皇阿玛也越来越满意自己的表现,尤其是护军制度的提出更是让自己的阿玛对自己赞不绝口。

胤礽没有发现,正是因为康熙对政委制度的毫不知情,才让胤礽从来没有怀疑过康熙,当然还有康熙的其他表现。胤礽想:“皇阿玛,儿子两废两立,加上圈禁那么多年,儿子对那个位置已经没有什么心思了,儿子现在已经尽到了作为大清唯一一个太子应该尽到的责任,皇阿玛,儿子快要功成身退了,至于以后,四弟做得不错,他本来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性子,交给他,您就放心吧。”

可怜的四四,被惦记了,但是胤礽也在怀疑敦煌的发现,因为他并没有查到康熙的举动,(康熙做得比较隐蔽)但是他查到了另外一个人,三阿哥。

不得不说,胤祉因为想要修书,加上他本来就对此十分有兴趣,结果就派人了,结果就被太子发现了,(现在几个阿哥的势力还不大,太子例外,康熙是自己派了人,所以没有在关注)结果就替康熙顶缸了,真是可怜的孩子,你背黑锅了。

康熙看着眼前自己的三儿子,当敦煌经书入宫以后,这个老三就第一个跑来了。剩下的这几天胤祉是基本上天天跟自己打擂台,想的就是要负责整理这些。

康熙无奈的抚了抚额头,想到:“自己的这个三阿哥,前世就知道是个书痴,结果今生看起来是变本加厉,更进一步了。”康熙也知道负责整理这些,再加上编书等功劳,史书上是必然要大书一笔的,而且康熙已经决定今生古今图书集成他不编了,编书就编大清全书总库,康熙对自己那个总是标榜像自己的孙子也是腹诽的很,你说你编书,欲禁于征,等于是有了面子,但是实际上却有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味道。自己和胤禛行事都是光明磊落的,这么个孙子也不知道是怎么生出来的,肯定是弘历的母亲钮枯禄氏不好。

康熙直接判定了这没有他们爱新觉罗家什么事,康熙想起了弘历,也就自然想到了雍正的子孙,接着怨念发作了。他觉得:“老四还是不错的,不仅真真的为自己守丧了三年,而且为了大清是呕尽心血,就是子孙不好。”康熙想着想着,又把大帽子扣在了德妃身上,都是自己的这个妃子,只知道偏疼小儿子,给四四指的是什么人呀,不是汉军旗,例如李氏,就是汉包衣,例如年氏,康熙也不管年氏好像不是德妃指的就栽在了她的头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