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崔莹的面容略显黯然,她悄然偏头,与张灵交换了一个深邃且默契的眼神,从对方的眼神中汲取到了无声的力量。她鼓足勇气,深吸一口气,继续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那一刻,若不是我毫不犹豫地跳入那刺骨的江水中,用尽全力将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恐怕他早已成为了江底众多无名灵魂中的一员。更让人动容的是,他后来告诉我,在那个仿佛与世隔绝的时刻,当他在激流中孤立无援,周围一片死寂,没有一只手伸来援助时,他是如何清晰地感受着自己的生命力逐渐消逝,每一次呼吸都成了奢望,心跳缓慢而微弱,脉搏几乎静止,视线由清晰转为模糊,直到世界似乎归于永恒的寂静。试想,婉莺,需要何等惊人的意志力,才能在面对自己生命的消散时,依然保持着那份清醒与冷静。”
崔婉莺听闻此言,不由自主地紧握住张辰瑞的手,那次生死边缘的挣扎仿佛就在眼前,让人心潮澎湃。崔莹的声音里夹杂着不易察觉的哽咽:“婉莺,你知道他们曾说过什么吗?他们冷酷地说,‘只要我们宣称你是不慎溺水,你觉得外面的人会认真追究你的真正死因吗?’”张灵迅速插话,试图阻止这段回忆带来的伤痛进一步扩散:“崔莹,够了,不要再说了。”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其中蕴含着不容反驳的力量,既是对崔莹的保护,也是对那段黑暗过往的无声抗议。
张辰瑞闻言,眉宇间凝聚着深深的忧虑,他轻轻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沉声道:“张灵,你究竟依靠什么力量,走过了这些生死边缘?要知道,不论是肺炎、肺水肿,还是内出血,任何一种都足以夺走常人的性命,更何况你那早已不堪一击的身躯。”张辰瑞的话语中带着难以置信,却也满是关切。
张灵的声音响起,此刻已不似先前那般虚弱,仿佛被某种力量所充盈:“在生死交错的边缘,我看到了我和崔莹的前世。我们是黄周星笔下的张灵与崔莹。我目睹了张梦晋那掷笔而去的一幕,他临终前那句‘张灵,风流放诞人也,以情而死’,犹在耳畔。接着,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明代的崔莹,她手捧着我的书稿,泪如雨下,每翻一页,便泣不成声,呼喊着‘张灵才子’。直至最后,我亲眼见证了她在张梦晋的墓碑前,以身相殉的决绝。那一刻,我仿佛与张梦晋融为一体,而崔莹,则化作了那泪眼婆娑、最终诀别的形象。在灵魂的深渊,崔莹的怨念回荡不息,质问我是否要让她重蹈黄周星笔下《张灵崔莹合传》的覆辙,于我坟前自挂东南枝。正是这份情感,让我坚定了活下去的意志。我甚至在心底反驳了《海底》歌词中的每一句悲观,只为证明我们的故事能够改写。”
他顿了顿,声音带上了几分沉重:“至于那个村落,辰瑞,我有必要让你知晓那段县志的记载。其文字道:‘此村落之习俗,实属罕见之奇谈,蕴含凶险之气。逢农历七月半中元节,村民迷信以活人祭祀,以求后土娘娘庇护,保一方平安,五谷丰登。于是,每年挑选青年男子一人,施以极刑,或投崖,或饮毒,或掩埋,或火焚,其惨状难以言表,闻者无不惊惧。’”
“同时,乡间流传着一首童谣,唱道:
‘七月半,凉风起,亲友悲歌泪涟涟。
阴阳界,此夜开,红颜白骨两分离。
情郎逝,花易凋,月光下,佳人空候待无期。’
更有俚语云:‘娘娘聘夫君,’此言揭示了神祇背后的残酷仪式;‘姑娘丧情郎,’则是村中女子遵循陋习,不得不面对与挚爱生死两隔的无尽哀伤。此等野蛮风俗,实为文明之羞,映照出昔日愚昧与恐惧的阴霾。”
张辰瑞紧皱眉头,追问:“当你被他们蒙眼、封口、锁链加身,还被绑上巨石,推入长江之时,你害怕了吗?”张灵的回答,字字掷地有声,穿透了过往的恐惧,透露出一种超越生死的坚韧与决心。张辰瑞听着张灵的叙述,眼中闪过一抹难以置信的神色,却也掩不住对友人坚韧生命力的敬佩。他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能听见时光深处的风声,穿越了数百年,将那段纠葛的情感与残酷的历史带到了他们的对话之间。
“张灵,你的经历,简直比那些被尘封的故事还要传奇。”张辰瑞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复杂难辨,有同情,有震撼,更有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张灵继续说道,语气中却多了一份超脱与释然:“辰瑞,你知道吗?当我陷入昏迷,徘徊在生死边缘时,那不仅仅是回忆,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我看见了张梦晋的决绝,感受到了崔莹的绝望,那是一种跨越了生死的情感纽带,将我紧紧系在了这个世界。”
说到这里,张灵的目光变得遥远,仿佛再次回到了那个梦境般的场景:“那些童谣和俚语,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村民们无知与恐惧的见证。在那古老的村落里,迷信与残忍并存,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试图与未知的力量交换福祉,却不知自己正亲手编织着悲剧的轮回。”
张辰瑞凝视着张灵,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感情。他想象着那个农历七月半的夜晚,村子沉浸在一片诡异的宁静中,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却照不亮人心的黑暗角落。空气中弥漫着不安与恐惧,童谣的旋律在夜风中飘荡,如同幽灵的低语,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牺牲。
“那首童谣,简直就是一场悲剧的预告。‘情郎逝,花不再,月下佳人空等待。’字字句句,都是对那个时代女子命运的无奈控诉。”张辰瑞沉声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像是在为那些无辜的灵魂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