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欧阳修十讲豆瓣 > 第二节 萧规曹随的魅力(第1页)

第二节 萧规曹随的魅力(第1页)

第二节萧规曹随的魅力

庆历八年(1048)二月中旬,欧阳修与家人乘船沿运河抵达扬州,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扬州知州岁月。二月二十二日上任,上任之后,欧阳修很快写了《扬州谢上表》(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九十。。在谢上表中,欧阳修感激仁宗的察人之明,并希望早日给他平反昭雪。一、残梦依稀中的扬州

唐代的扬州,经济非常发达,有“扬一益二”一说,扬指扬州,益指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扬州由于其独特的地处长江和大运河交汇且临海的优势,当时已经是国际性的都市,尽管经过了唐末农民战争的破坏,但遭受破坏的程度并不严重。南唐国时期,扬州的发展延续了唐代的繁荣景象。

宋朝建国后,鉴于扬州地位的重要,“必择文武材臣以领州事”。欧阳修的好友韩琦在庆历新政失败后,曾于庆历五年(1045)三月知扬州。在历任扬州知州的努力之下,经过老百姓的辛苦耕作,扬州出现了“民安惠养,日以完复”的局面(宋)韩琦著,李之亮、徐正英笺注:《安阳集》卷二十一《扬州厅壁题名记》。。扬州出好茶,每年新茶出来后,要上贡朝廷。时会堂便是造贡茶的地方。嘉祐二年(1057),刘敞知扬州,欧阳修在和刘敞的诗中写道:“中州地暖萌芽早,入贡宜先百物新。忆昔尝修守臣职,先春自探两旗开。”(宋)欧阳修著,洪本健校笺:《欧阳修诗文集校笺》(上),居士集卷十三。早春二月,欧阳修亲自到种茶的地方,察看茶叶嫩芽的生长情况。

其实,天圣六年(1028)冬天,二十二岁的欧阳修曾经跟随胥偃由汉阳乘船东下,抵达扬州后,由运河北上,直到东京。东京游历结束后,又乘船南下,抵达扬州后,胥偃带他去扬州游玩。当时杜衍刚刚卸任扬州知州,欧阳修和胥偃在扬州热闹的大街上游历,不时听到民众对杜衍的赞美声。欧阳修大为感叹,认为为政能够达到这种程度,足以对得起天下苍生,但是不知道杜衍如何具备这样的治理能力。进而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坐到这个位置,是否也能具备这样的能力呢?转眼间二十年过去,自己真的成了扬州知州,偿还夙愿的时机到了。欧阳修又感叹自己能力不够,空有一腔热血和抱负。欧阳修在当年夏天写给杜衍的信中,表达了自己的这番心思。这表明年轻的欧阳修,已胸怀济世的远大抱负。二、萧规曹随的魅力

韩琦在扬州任上的时间也只有一年多一点,他在任期间留下的最重要的政绩是在扬州府署首次修建了题名壁,且为此写了《扬州厅壁题名记》一文:“视事之隙,因念前之为政者,尚缺传载,非以谨官守而重朝寄也。于是参考图籍,次以年月,刻石于厅事之壁,以示永久。后之来者,阅其官氏,推访治迹,则善恶皆有所敬。”(宋)韩琦著,李之亮、徐正英笺注:《安阳集》卷二十一《扬州厅壁题名记》。

厅壁题名之俗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朝,内容多为本府县之兴衰源流,题于署壁,以遗来者。其文言简意赅,使新来的官员和来访者一看即能大致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渊源。

韩琦的题名记强调,官员看了之后,应对官位有敬畏感、对朝廷有敬重感,前代官员的善行和恶行,都是宝贵的财富,善者学之,恶者戒之。由此可以看出,韩琦对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视,也可看出他对此前的历任扬州官员的评价持一种非常认真、谨慎的态度,这也是韩琦一贯的为官作风。

欧阳修到任后,仔细品味了韩琦写的题名记,对本朝此前历任扬州知州的政绩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又走访老人,倾听他们对历任知州的评价。欧阳修思考后认为,自己目前最好的施政方针莫过于萧规曹随。他在给韩琦的信中用了“遵范遗政,谨守而已”(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九十五。八个大字。他认为城池、官舍,都不用增修,小的坏了的地方,修补一下即可,把钱用到刀刃上,不增加民众的负担。在此信中,欧阳修告诉韩琦当年蝗虫较之往年有点严重,麦子虽然长势不错,但此前的一场大雨,导致麦子倒伏大半,民众生活尤为不易。由此可以看出欧阳修对民生的关心。

朱熹在《考欧阳文忠公事迹》一文中赞扬欧阳修无为而治的理政思想。该文记载欧阳修,治民如治病。有钱的医生给人治病,骑着高头大马而来,见了主人进退有礼,然后给病人诊脉,继而按照医书分析病症,说得是头头是道,主人听起来也很有道理,但是病人服药后不见疗效。贫穷的医生为人治病,徒步而来,举止生疏,不知礼节,给病人诊脉后,言语木讷,但是病人服药后,很快就有疗效,这才是良医呀!因此,治理一个州郡,不问主政官的能力高低,如何施政,只要推出的举措,老百姓认为很方便,就是好官。

为此朱熹进一步感叹道:“欧阳公为官数州,不见有明显的政绩,也不求留下良好的声誉,唯以宽简二字作为要领。因此,他不管治理哪个地方,老百姓都认可他。如扬州、南京、青州都是大州,欧阳公到任后不长时间,需要处理的事情只剩下少部分,一两个月后,官府犹如寂寥的寺院。”有人问欧阳修宽简的具体标准是什么,他回答道:“以放纵为宽,以疏略为简,则政务弛废而百姓受害。我所说的宽是不为苛刻、匆忙之举措;所谓简,是不做琐碎的事。”(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一,四部丛刊本。

在扬州期间,欧阳修的眼病越来越严重。庆历八年(1048)冬天,他在给王乐道的信中写道:“眼病发作后不到一个月,双眼里面疼得像刀割一样,不仅写字艰难,就是看东西也看不清楚,真害怕成为废人。”(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四七。加上扬州是通都大邑,公私两方面的迎来送往,搞得欧阳修狼狈不堪,再加上母亲郑氏的健康状况也愈益不佳,欧阳修于是向朝廷提出改知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的请求,朝廷也接受了他的请求。皇祐元年(1049)二月,欧阳修离开了繁华的扬州,前往颍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