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宋朝小日子千年前的人间烟火全文阅读 > 都城处处有食店(第1页)

都城处处有食店(第1页)

都城处处有食店

假如我们是生活在宋朝的都城人,家里来了客人,快到饭点了,要留客人吃顿饭,这顿饭在哪里吃好呢?

主人:“张兄,快到晌午,你留下吃个便饭吧。”

客人:“太叨扰李兄了,我还是先告辞,咱们改日再聊。”

主人:“不叨扰。附近新开了一家孙羊店,老板姓孙,招牌菜是羊肉。我们到那里边吃边聊,今日与张兄聊得正投机,我不能放你走,哈哈。”

客人:“也好。我也听说东京孙羊店的‘批切羊头’‘入炉羊头签”,连苏东坡都赞不绝口,想着尝尝哩。咱说好了,今天我请客。”

主人:“这可不行。我是主,你是客,客随主便,今天我请客。”

——这是宋人生活中常见的对话情景,到饭店吃饭也是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宋朝的京城或者其他大城市,饭馆、食肆到处都是,有人统计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一百余栋楼宇房屋,其中可以明确认出是经营餐饮业的店铺有四五十栋,差不多接近半数。这《清明上河图》简直就是一幅东京吃货地图嘛。所以,对宋朝的都市人来说,请客人上饭店吃个饭,是非常方便的,寻常市民家里平日也不常备菜蔬,而是习惯下馆子吃饭,或者叫外卖。

宋朝食店不但数量多,种类也多。有北方风味的北食店、南方风味的南食店,还有四川风味的川饭分茶店;有“专卖家常饭食”的大排档,有立马就可以上菜、打包带走的快餐店,又有“高大上”的豪华大饭店……你可以根据口味、腰包里银钱的多少,挑一家合适的食店。

假如你问宋人:“我吃斋多年,不习惯吃荤菜,宋朝有没有素菜馆?”

宋人会回答:“素菜馆?当然有啦。你看大街上打出‘素分茶’招牌的食肆,便是素菜馆。”

如果你还有点不理解:“素分茶?是卖茶水的吧?”

宋人会告诉你:“不是。宋朝的饮食店,习惯叫作‘分茶店’‘分茶酒肆’,里面也卖茶、酒,但主要是吃饭的地方,有下酒菜,也有各种主食。专卖素食的饮食店,就叫‘素分茶’。”

说到宋朝的素食店,不能不提北宋东京的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是地处东京闹市的寺院,又是一个大集市,里面有商店、茶坊、酒楼、饮食店,其中东西塔院提供的素食,远近闻名,每逢斋会之日,许多东京人都要到大相国寺吃斋。我们以前说过,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经常到大相国寺“淘宝”,买些古董字画,如果他们愿意,当然也可以到东西塔院吃个斋饭。

除了大相国寺,宋朝城市的不少寺院都开设有素菜馆,对外营业。说一件小趣事:宋神宗时,枢密院有几位官员游兴国寺,顺便讨论军事问题。兴国寺的素分茶,甚是精致、美味,这几个官员便在兴国寺的素分茶店坐下来,叫了几份素食,边吃边聊。饭后,要付账了,这才发现,大伙儿都忘记带钱了。

官员甲:“兵书上,遇上这种情况,可有什么计策?”

官员乙:“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于是,这几个人用袖子掩着脸面,溜之大吉。堂堂朝廷命官,居然吃了一顿霸王餐!该罚!

寺院向游客提供素菜,这不奇怪。让我有点惊奇的是,宋朝有一些寺院居然还设有荤菜馆,比如东京的大相国寺,里面有一个叫作“烧猪院”的饭店,招牌菜就是烧猪肉,非常美味,主厨的大厨师是大相国寺的一名和尚,法号“惠明”,做菜的手艺很好。

当时的翰林学士杨亿,时常带着一帮同事,跑来大相国寺的“烧猪院”吃饭。来的次数多了,便与主厨的惠明和尚混熟了。

这一日,杨亿忍不住向惠明发问:“你是出家人,这饭店叫烧猪院,合适吗?你心安吗?”

惠明:“大伙儿都这么叫,我又有什么办法?”

杨亿:“我帮你改个名称如何?”

惠明:“杨学士愿意给小店取名,那是最好不过了。”

杨亿:“不如叫作‘烧朱院’。”

“烧朱院”,朱是朱砂的朱。北宋内廷设有“后苑烧朱所”,负责烧制红色颜料。将“烧猪院”改为“烧朱院”,借助宫廷机构的名称,尽管读音差不多,但内涵确实变文雅了一点。

大相国寺的“烧朱院”以提供特色美食闻名,若论环境之优美、服务之周到,当数宋朝大都市里的大饭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