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宋朝小日子千年前的人间烟火全文阅读 > 刺青 花绣之美可比绣花(第1页)

刺青 花绣之美可比绣花(第1页)

刺青:花绣之美可比绣花

在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里,作者施耐庵塑造了108名梁山好汉。如果让男性来选印象最深的角色,他们恐怕会选最有人气和威望的“及时雨”宋江;如果让女性来选,她们可能会选最好看的那一个。但如果我们的选择标准不是“颜值”最好看,而是谁身上的“花绣”最好看呢?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有点疑惑:“花绣”是什么?

不要以为是“绣花”,宋人说的“花绣”,其实是“刺青”的意思。刺青俗称“文身”,在《水浒传》里,就有好几名梁山好汉是文身大哥。假如梁山泊要举办一场花绣大赛,究竟哪一名好汉可以夺魁呢?

顺便跟你说件有意思的事,宋朝的刺青爱好者确实会经常组织刺青展示大赛,叫作“赛锦体”,比一比谁身上的刺青最漂亮,得票最高者,可以赢得一笔奖金。

我想,如果梁山泊举行“赛锦体”,那么场面一定很精彩。我们脑补一下各位参赛的好汉会怎么自我介绍——

鲁智深:“我是‘花和尚’鲁智深,你们知道我这绰号是怎么来的吗?看我背上的花绣。”

史进:“请投我九纹龙一票!”——这里容我插一句嘴,史大郎史进身上的花绣的确非比寻常,那是他父亲史太公请了高手匠人刺的,在肩膀、胳臂、胸膛一共刺了九条龙,所以大伙儿都叫他“九纹龙”史进。

听了“九纹龙”的话,“矮脚虎”王英坐不住了:“九条龙是很了不起,但俺娘子扈三娘的一身花绣才最漂亮!”扈三娘是梁山泊的一名女汉子,绰号“一丈青”。“一丈青”是什么意思?多数人表示与她身高较高有关,但也有研究者认为,“一丈青”指的就是扈三娘身上的刺青,扈三娘在身上刺了一条一丈长的青蛇,因此,江湖人称“一丈青”。如果研究者的这一判断是准确的,我想,扈三娘的这身花绣,无疑是很性感的。

不过,若论最漂亮、最好看的花绣,我认为当属“浪子”燕青。

燕青:“我燕青,自小父母双亡,由主人卢俊义养大,主人见我一身皮肤雪一样白,便请了高手匠人,给我刺了一身花绣。”

你猜,燕青身上绣的是什么?《水浒传》用一首诗来形容:“中有一人名燕青,花绣遍身光闪烁。凤凰踏碎玉玲珑,孔雀斜穿花错落。一团俊俏真堪夸,万种风流谁可学。锦体社内夺头筹,东岳庙中相赛博。”诗中的“玉玲珑”,指水仙花。从诗句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燕青身上刺的是一幅构图复杂、色彩艳丽的花鸟画。

跟燕青身上的花绣一比,其他梁山好汉刺的是什么?无非是一个豹子头、老虎头,或者是几条龙、一条蛇什么的,实在谈不上有什么审美。

《水浒传》直接说,燕青这身花绣,“若赛锦体,由你是谁,都输与他”。所以,我才敢肯定地说,如果梁山泊来一场花绣大赛,冠军一定是燕青。

就连东京城里的青楼头牌李师师,都听说了燕青有一身令人惊艳的花绣,想一睹为快。有一回,燕青混入东京城,拜见李师师。两人一边唱曲儿,一边喝小酒,数杯酒之后,李师师突然兴起,居然让燕青脱衣服。我们来看一下当时他们的对话——

燕青:“姐姐,小弟真的不敢再喝了。”

李师师:“来,喝吧。”

燕青:“真的不敢再喝了。”

李师师(有醉态):“闻知哥哥一身好文绣,愿求一观如何?”

燕青:“小人贱体虽有些花绣,但怎敢在娘子跟前宽衣解带,失了礼数。”

李师师:“何必拘礼?哥哥这般遮掩,我倒是越发想看了。”

燕青:“姐姐……好。”

李师师三番五次,定要讨看。燕青只好将上衣脱下来。李师师看了,大喜,用一双纤纤玉手,抚摸着燕青身上的刺青。

燕青恐怕她动手动脚,难以回避,心生一计,便问道:“娘子今年贵庚多少?”

李师师答道:“师师今年二十有七。”

燕青说道:“小人今年二十有五,却小两年。娘子既然错爱,愿拜为姐姐。”

这一段对话并不是我想象的,而是引用《水浒传》中的描写。我们不能说燕青不解风情,因为他心中自有分寸。

《水浒传》讲述的江湖好汉爱刺青之尚,并不是小说家的虚构,而是真实的宋朝社会现象。

唐朝与宋朝都流行刺青,不同的是,唐朝的刺青之风只流行于不良少年群体,他们在身上刺青,往往是为了展现自己的叛逆精神。官府对民间的刺青行为也采取不容忍的立场,若发现有市民刺青,会将他们抓起来,然后,用烧红的铁丝把刺青“擦”掉,这叫作“炙灭”。炙烤的炙,消灭的灭,想想就觉得好恐怖。

今天如果你想穿越到大唐盛世,我要提醒你:如果你身上有刺青,穿越之前请考虑清楚。如果你穿越到宋朝,就不用担心会被“炙灭”,因为宋朝官府对于民间的刺青之风,不再采取粗暴干涉的做法,你身上有没有刺青,官府不会管你。也因此,刺青之风在宋朝更为兴盛。

流风所及,喜欢刺青的,未必尽是不良少年、江湖好汉,而是一时之风尚,用宋朝人的话来说,“今世俗皆文身,作鱼龙、飞仙、鬼神等像,或为花卉、文字”。

甚至有一些士大夫也有刺青的经历,比如北宋末,有一个叫李质的官员,少年时刺青过,宋徽宗赐号“锦体谪仙”。南宋时,有一个叫李钫孙的读书人,少年时在大腿上刺了一个“摩睺罗”。什么是“摩睺罗”?就是用土﹑木﹑蜡等制成的婴孩形的玩具。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宋朝流行的“芭比娃娃”。

可以这么说,刺青是许多宋朝男儿的“青春期标志”,少年人热血不羁,爱赶时髦,总想表达与俗众不同的想法,在身上刺一个图案、几行文字,大概也是出于这样的心理,就如一首宋朝诗歌所描写的:“少年宕子爱雕青,文彩肌肤相映明。闹里只图遮俗眼,强将赤体以为荣。”雕青即刺青。

由于刺青成了社会时尚,刺青的人很多,宋朝大都市中便出现了“刺青协会”,叫作“锦体社”,专门为人刺字和文身的工匠则被称为“针笔匠”。

不过,宋朝官府虽然不干预平民刺青,却不准许宗室子弟、官员群体刺青。在南宋后期,读书人如果被发现身上有刺青,是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除非想办法将刺青弄掉。我觉得这个规定有一定的道理,一个官员,或者一个皇族,如果身上有文身,给人的感觉确实是怪怪的。

讲个有趣的故事。宋朝有一些官员生性放浪、轻浮、贪玩,比如宋徽宗朝的宰相李邦彦,就是一个贪玩之徒,人称“浪子宰相”。为了刺青一事,他还专门和妻子商量。

李邦彦:“娘子,那日我看着市井少年郎身上的花绣,心里痒痒的,也想刺一个。”

妻子:“相公,你既然喜欢,那就刺呗。”

李邦彦:“可是,朝廷不允许。”

妻子:“在背上,别人也看不到啊。”

李邦彦:“可是,我怕痛。”

妻子:“那你自个儿想办法吧。”

你猜怎么着?李邦彦还真的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透明的薄绢上作画,然后,将画好的薄绢贴在身上,就如同今天的文身贴,想贴哪个部位就贴哪个部位,效果如同刺青,又免受针刺之苦,而且随时可以更换新的图案。

不好意思,李邦彦与妻子的对话是我演绎的,但李邦彦确实使用过“文身贴”。《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徽宗时)李邦彦以次相阿附,每燕饮,则自为倡优之事,杂以市井诙谐,以为笑乐。人呼李邦彦做‘浪子宰相’。一日侍宴,先将生绡画成龙文贴体;将呈伎艺,则裸其衣,宣示文身,时出狎语。”李邦彦在透明的生绡上画出龙纹,然后贴在身体上,看起来就像是文身一样,可谓是文身贴的发明人。但堂堂宰相为了博皇帝一笑,居然扮成文身哥,扮成戏剧小丑,真的不成体统,所以我虚构了一段“我怕痛”的故事来讽刺他。

今天有一些年轻人想刺青又怕痛,也会用文身贴,其实这玩意儿也是宋朝人的玩法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