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集太子,诸葛亮,贾诩,蔡邕,庞统……等人前来议事。”
董曜吩咐下去,散朝后还未走远的大臣,便再次被请了回去。
众人脚步加快,心知大殿之上董曜没有开口,定然是机密之事。
“外祖父,先生。”
“拜见太子殿下。”
董恒后来慢一步追上众人,互相行礼。
“诸位,快请。”
宦官引着众人,来到章德殿内。
“我等拜见陛下,相国。”
众人入殿内,现董曜与董卓皆在。
“不必多礼,下朝后召集诸位前来,是有一事商议,看座吧。”
董曜挥挥手,众人落座,宫人熟练的摆放着茶水。
“不知陛下有何事要商议?”
几人中论资历,年龄,都属蔡邕最为年长。
诸葛亮,庞统等人也只能在一旁听声。
“朕意,更改官员制度,多加建造学院,着重开益州,扬州之地,修建直通都城的道路,乃至河道……”
董曜之言,令众人眼皮直跳。
新皇上位,都想做出功绩,但董曜已经足够了。
经过了打天下,现在只需要安天下即可。
这刚刚即位,便想着大刀阔斧去做这些事,似乎有些操之过急。
昔日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便是上位后急于改革,步子迈的太大。
贾诩,蔡邕董曜早就通过气,知道他的心思,当即陷入沉思。
为了改制,徐州,青州、扬州之地的豪门氏族遭难,想必就是为了铺垫。
对于董曜来说,箭已经在弦上,到了不得不的地步。
“不知陛下所说官员制度,是想如何更改?”
蔡邕把重心放在第一个话题上,另外两个待会再议。?
“取消三公九卿制,改为三省六部制度。”
“这……”
众人听后,这哪是更改官员制度,明明是废除制度,建立新的。?
“继续说。”
董卓对自己孙子无条件支持,既然想改,那就改。
“三省,分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主要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六部,分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三省六部,众人一点就通。?
他们能看出来,董曜的目标很简单。
所求的是分工明确,行政效率;相互监督,相互牵制。
最重要的,便是分散相权,集中皇权。
“三公九卿制度施行已久,尤其是天下新定,若贸然更改,怕是不易施行……”
有人表了自己的观点,他对于这所谓三公并不在乎。
在乎的是大夏立国不久,若施行不当,可能会引动乱。
“天下新定尚不能更改,若时间一久,他们坐稳了朝中位置之后,更加无法更改,朕意已决,此事定下,即刻去实行!”
董曜袖袍一挥,容不得任何质疑声音。
蔡邕带头说道“谨遵陛下圣谕。”
“建造学院,从青州,徐州之地开始,初期每个县内确保有一处学院,若多设立私学院,朝廷都会给予奖励。”
“益州,着重手工业,农业开,扬州着重水利建设,商业开。”
董曜暂时把大运河,四方通往洛阳的直道给放下。
说实话,他也知道国库的存货。